大会动态

繁花今朝看沂蒙——临沂市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5日  点击:

    季春之月,万物竞秀。八百里蒙山沂水间,高质量发展的理念“绿树荫浓”,催生出经济社会朵朵“繁花”,让这片土地生机蓬勃、绚丽多彩。

  近年来,特别是临沂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实施先进工业强市、商贸物流首善、乡村振兴先行、共建共享共惠等“八大战略”,扛起时代使命,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篇,奋力在全国革命老区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综合实力在全国地级市中进位次、人均占有在全省提水平。

  时间执笔,绘就辉煌的发展篇章。翻开全市高质量发展的答卷,看经济气象万千,发展塑成新位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三次产业协同增势;探商城四海通达,国际商城等全面起势,仓储建设转型升级,现代物流向前迈进;走乡村和美同进,特色产业扩容增质,“四雁工程”集聚成势,乡村振兴打造新样板;谈惠民和谐共享……

  见证工业:成就“第一支撑”和“第一动力”

  现代化强市建设,首重工业。

  2023年初,市委、市政府着眼高质量发展前景,确立实现工业“量质齐升、两年万亿”战略目标。

  一年过去,在先进工业这张决定发展的“必答卷”上,临沂的回答清晰而又响亮: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8000亿元,增长9.4%、居全省第1位;规上工业企业达到4700家,居全省第2位。同时,临沂存贷款新增“双过千亿”,余额“双过万亿”,成为全省第4个、全国革命老区首个“双过万亿”城市。

  大数据见证实力,而“小细节”展现活力。

  贴片三极管,在人的手指甲盖上能并排放好几个,这是山东沂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专为国内家电巨头研制的低阻抗高精度智能化产品;山东佳润新材料推出的新款防热量损伤橡胶膜,则打破了国外进口产品对该类产品的垄断;在商用车制动系统智能控制电子传感器领域,鸿图电子是业内翘楚……

  一个个数据、一项项成绩,彰显着全市加快工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挺起沂蒙革命老区走在前的“硬脊梁”,工业也成为拉动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的第一动力。

  2024年是实现“量质齐升、两年万亿”目标的关键之年。正如市委书记任刚所说,临沂要聚焦“在鲁南经济圈发展中当引领、作示范”,锚定“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今年临沂将力争工业产值过万亿、商城物流总额过万亿”。

  高质量项目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这是临沂发展的信心所在。2023年,首届临商大会、央企省企临沂行、长三角(临沂)招商引资推介会等活动成功举办,全年签约项目1753个、到位资金1254亿元,分别增长77.8%、17.7%;当年招引投产项目达到613个。

  2024年,开春就迎来好消息。2月26日上午,2024年春季全市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上,全市307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项目总投资200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96亿元,是历年同期开工数量最多、投资最大的一年。

  这次集中开工的307个项目里,227个属于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质生产力,占比达到74%,新动能、新结构正在培育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今年,招商引资仍然是发展的重心之一。我市更突出项目建设的“快”,强化金融、土地、用工、审批、能耗等全要素保障和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项目快建、快投、快达效,加快打造“临沂版”现代化产业体系。

  春萌生机,临沂工业的冲锋号角已然吹响,正全力以赴往前赶。

  突破商城:国际化引领全面升级拓维

  今年以来,临沂商城的步履正从多个维度向外突破:

  3月26日上午,一辆满载生活日用品及建筑装饰材料的重型卡车从临沂港发车,运往新疆吉木乃换装出境,约13天后到达德国客户手中。这是临沂商城开展的临沂至欧洲首单卡航业务,也是临沂继空运、海运、铁运首次开通的卡航国际物流新通道;

  3月28日,从临沂出发一路飞驰,两辆装载10台二手车的运输货车到达吉尔吉斯斯坦的比什凯克。这是临沂市二手车出口首单发车,而且采用TIR公路运输方式,比以往缩短一半时间;

  4月1日,在临沂中欧班列始发站——朱保站的装货区,两个装有柳编篮子和草编篮子的集装箱装上列车。这是沂蒙草柳编首次通过中欧班列运输出口,成为老区搭乘中欧班列出国的又一“临沂造”产品……

  从临沂商城外贸新业态的突破,到国际多式联运体系的完善,从加速畅通企业国际物流通道,到扩展临沂地产品的国际市场,临沂商城全面转型升级的态势“乘风破浪”前行。

  厚积而薄发。40多年的创新实践,铸就了临沂商城这一发展奇迹。曾“四塞之崮,舟车不通”的临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市场集群、重要的物流周转中心和商贸批发中心,拥有“中国市场名城”“中国物流之都”的闪亮名片。2023年,临沂商城市场交易额、物流总额、网络零售额分别达到6126亿元、9334亿元、610亿元;邮政快递19.4亿件,居全省第1位。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在巩固原有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临沂商城以商城国际化为引领,带动“四个商城”全面提升,让“南义乌、北临沂”的品牌进一步叫响全国、走向世界。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向现代物流迈进”的殷切嘱托,瞄准“物流过万亿”的年度目标,临沂商城不断放大开放平台集成效应,万亿级物流集聚区正在成型。

  在临沂现代物流城国际陆港片区,顺和天源智慧物流园项目建设现场正在施工,与其一路之隔的顺和国际智慧物流园是现代物流城已经建成的运营项目。目前,国际陆港片区公路枢纽功能区13个新建物流园区已经基本完成主体建设,现代物流城已落地物流仓储和产业项目108个、总投资534亿元,其中建成运营11个。4月2日,临沂启阳机场更名为临沂启阳国际机场;4月16日起,临沂机场新开烟台⇌临沂⇌香港航线。这是山东第四座国际机场,临沂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多式联运物流大格局正在持续打开。

  当前,国际陆港枢纽、空港综合货运枢纽、鲁南集装箱调运中心等正在打造。随着更多物流企业、园区投入运营,临沂作为现代物流枢纽效应不断放大,陆海联运能力逐步提升,更多国际公路运输线路开拓,商贸物流发展进入快车道。

  全力振兴:绘就沂蒙乡村富美画卷

  2023年6月下旬,沂水县院东头镇西墙峪村刚送走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推进会的与会参观人员,又迎来了央视《对话》栏目。

  在这个美丽的村子里,来自山东的省、市、县、乡、村五级党组织的71位书记,围绕村党组织书记选拔、一二三产业联动、乡村振兴连片建设等,畅谈做法经验、阐述创新实践。

  作为富美乡村的代表,西墙峪村2019年的时候还只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小山村。退伍军人王成成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深挖村子红色文旅资源,建设乡村精品民宿,并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让村子变成网红景点打卡地。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2.8万元,村集体年收入达到30万元。

  西墙峪村的蜕变,得益于全市“四雁工程”“百千工程”等的全力推动。截至目前,全市已创建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4个、省级和美乡村319个;农村公路通车里程突破3万公里、居全省第1位;18个特色产业产值增长15%,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营业收入全省“双第一”,分别达到2161家和3239亿元。

  探寻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成功途径,一个是一产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另一个是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为此,我市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加快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沂蒙好例”。

  在沂南,立足畜牧养殖和蔬菜种植优势产业,该县布局富民的“土特”优势产业,重点打造6条重点产业链并建设十大产业园区,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为乡村振兴开拓发展空间。

  蔬菜种植面积达4.7万亩的沂南县苏村镇,近年来以种子为突破口,实现了黄瓜种植育种育苗、高效种植、市场销售、冷链运输等的全产业链条发展;辛集镇肉鸭养殖户近200户、加工企业发展到12家,肉鸭产业带动全镇1.6万人就业,仅此一项就增收8亿元……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沂南预制菜集群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

  近年来,深化实施“四雁工程”、积极培育新型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也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

  当前,我市正大力推广郯城“四雁孵化器”、沂南“雁阵型村居”、费县“国企助力”等经验做法,通过党建引领不断培育“双社联合村”,力争村集体收入过20万元的行政村超过75%,过50万元的超过45%。

  民生共享:“12345·临沂首发”成为新时代践行群众路线的好例

  “11月10日开始供暖,可供暖不达标,家里温度一直偏低。”去年冬天,家住兰山区柳青街道银河社区的居民张女士,同遇到这类情况的市民一起,通过“12345·临沂首发”平台反映了供暖问题。

  市委、市政府在第一时间进行回应:责令两家相关供热公司向市民作出诚恳道歉,并迅速维修相关设备,让暖气热起来。11月15日,张女士收到了68.96元的暖气费退费,其它供暖不达标小区的居民也陆续收到了暖气费退费。

  一个区域发展质量的高低,既要看项目看数据,更要看千家万户的喜怒哀乐。“民意”和“民声”始终是为民办实事的原点和初心。如何倾听民意、民声?2022年4月,市委、市政府以“党群同心”为统领,以12345热线改革为切入点,开发建设了“12345·临沂首发”客户端,打造了集“为民办事、宣传教育、问计问策”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探索出“政府+融媒”市域社会治理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守江山就是守人民的心。以为民为本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服务,为百姓办事,要先递给百姓工具。”市委书记任刚说。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12345·临沂首发”作用,用好舆论之力,倒逼党员干部敢于担事、主动办事、把事办好。群众诉求“一号受理、一端通办、一办到底”,严格五级督办,问题解决率、办理满意率均达到90%以上。现在,“有事就找‘12345·临沂首发’”已成为沂蒙百姓的“新习惯”。

  要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还需要民生实事的扎实推进。近年来,我市在多个方面发力,让群众共享民生成果。2023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0.5万人,城乡公益性岗位规模居全省首位;教育、医疗、养老、城乡保障等工作稳步提升。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叙事不仅依然占据了重要章节,《2024年度20项重点民生实事》更是首次附在了报告之后,彰显着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百姓心为心”的担当和承诺。

  临报融媒记者 王珊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