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聚焦>>正文

大众网:走进柳琴戏现代小戏《月儿圆圆》 感受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19-04-19 

柳琴戏现代小戏《月儿圆圆》演出现场

柳琴戏现代小戏《月儿圆圆》化妆现场

大众网·海报新闻讯 (记者 张婷婷 摄影 姜镛)2019“薪火匠心 感知齐鲁”媒体采访行活动第二站临沂,走进柳琴戏现代小戏《月儿圆圆》,感受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临沂市柳琴戏,又有拉呼腔、拉后腔等名称,为临沂的传统戏曲剧种。它形成于,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接壤地区。柳琴戏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以鲁南民间小调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一说是由江苏海州传播而来。

柳琴戏作为临沂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近年来,临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柳琴戏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工作,探索地方戏曲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文艺创作的普遍规律,大力实施地方戏曲保护扶持工程,多措并举,振兴柳琴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据悉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临沂市委市政府并没有将柳琴剧团简单地推向市场,而是组织精干力量和专家学者进行调研论证,确定了扶持发展的战略。整合市柳琴剧团、市歌舞团、蒙山沂水大剧院的力量,实现资源共享,组建副县级二类公益事业单位--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让临沂柳琴戏实实在在的成功转身。中心拥有国家一级演职员 7 人,二级演职员 20 人,三级演职员 32 人,成立专门的舞美技术服务、演出联络、艺术创作等职能机构,利用蒙山沂水大剧院专业剧场进行排演。2013 年,市政府又将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由差额拨款转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为演职员解决了后顾之忧,激发了演职员干事创业、振兴柳琴戏的积极性。市政府投入财力,支持市柳琴剧团改善内部运营机制,适应市场需求,在全国范围内邀请知名编剧、导演、作曲和戏剧评论家,广泛吸收姊妹艺术的优势,借助现代声光电技术,先后打造出现代大型系列剧《沂蒙情怀》、大型新编历史故事柳琴戏《王祥卧鱼》和新编现代柳琴戏《沂蒙情》、新编现代柳琴戏《沂蒙魂》等一大批精品力作。

责任编辑:吕原

上一条:大众网:一把神奇的梳子——高瑜木梳 下一条:齐鲁晚报:传统家谱长啥样?这位传承人已修编了百余个姓氏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