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聚焦>>正文

中国旅游新闻网:“老少红”升级旅游市场 “暖人心”延续“沂水情长”

2021-06-21 

“让我们再次感谢你们,沂蒙人的热情,沂蒙的好山好水好风情,豪爽的待客之道……”近日,山东省沂水县接待了“山东好客·沂水情长”上海市民百人旅游团,这是其中一位上海游客发来的感谢信。

近年来,沂水县积极推出“老少红”旅游产品,大力开展“暖人心·游沂水”旅游优质文明服务保障行动,成效显著。

“老少红”战略升级旅游市场

2019年以来,沂水县探索实施“老少红”发展战略,深入培育推广新产品,积极推动旅游产业提档升级,为当地全域旅游发展增添了新活力。

沂水县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主任高仲平介绍:“‘老’就是尊重历史,敬老爱老,让历史活起来,让老人们游学走起来;‘少’就是推陈出新,学以致用,走出去学习新的景区管理理念,同时促进老景区转型升级,研发新产品,让孩子们研学走起来;‘红’就是红色传承,让红色历史文化传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传承好沂蒙精神,教育好下一代。”

为全面推动老年游学活动,2019年6月,沂水县委组织部、县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等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老年游学工作的意见》,在天上王城、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崔家峪扶贫村等13个点打造首批“沂水老年大学游学教育基地”,设立不同主题游学环节,实行挂牌服务,增设老年人服务站,并设计推出了摄影写生教学游学线路等4条县区老年游学线路。

沂水县多次组织研学研讨和考察学习活动,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红色文旅发展的实施方案》,将红色研学与萤火虫水洞“探秘萤光破茧成蝶”、天上王城“新六艺国学教育研学”、雪山彩虹谷“彩虹拓展研学夏令营”等研学主题旅游产品结合。与井冈山干部学院、坤樾(北京)教育等知名研学机构对接,在课程优化、导师培训、生源互送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目前,萤火虫水洞景区已成为山东省教育厅首批“山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雪山彩虹谷、天上王城等6家单位获得山东省教育厅“行走齐鲁”资源单位授牌。

沂水县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工作人员杨磊说:“少年研学游已经成为沂水旅游新的增长极,全县每年接待潍坊、青岛、临沂等地千人研学旅行大团和百人以上研学旅行团队近200批,青少年研学游人次突破20万。”

沂蒙红嫂祖秀莲的家乡——沂水县院东头镇桃棵子村紧紧围绕“祖秀莲舍生忘死救伤员、郭伍士知恩图报八年寻亲认母”等感人事迹,积极开发完善红色研学课程。“听一堂革命传统教育报告、看一场感人的红色电影、当一次红嫂纪念馆讲解员、学唱一首经典红色歌曲、写一封感恩父母的信、挑一次扁担重走寻亲路……已成为广大师生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载体。”桃棵子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在召说。

夏蔚镇王庄村是中共山东分局诞生地、大众日报创刊地、八路军山东纵队成立地、孟良崮战役陈毅指挥所旧址所在地,被称为“华东小延安”。2019年起,该村先后修建了旅游大道,改造了1.6万平方米的旅游商业街,全面修缮了原有房屋设施,对中共山东分局展室等29间陈列室进行重新布展,新建了沂蒙大讲堂、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

“在‘老少红’战略的指导下,沂水县近年来已累计完成投资28亿元,4个项目入选全县‘一二五’工程,尹家峪旅游区、峙密山居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龙冈集团荣获首批‘省级文旅融合示范单位’、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称号。目前,全县24个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高仲平说。

暖心服务提升游客体验

本次上海游客发来感谢信,是沂水县近年来实施暖心服务的一个缩影。在几天的接待中,沂水县旅游人精心安排旅游线路,为团内生病的老人送去特别准备的饭菜,用淳朴、热情的沂蒙精神,让游客享受到了宾至如归的服务。

暖心服务是沂水旅游人多年来秉承的工作信念。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最严峻、旅游行业受冲击最严重的时候,“暖人心·游沂水”的品牌理念逐渐清晰起来。疫情防控期间,沂水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积极帮助景区内的商铺消化滞销商品;推出“助旅贷”帮扶中小旅游企业渡过难关;号召景区设置爱心服务台,为游客做好防疫服务;旅游从业者为抗疫一线工作人员送上爱心……旅游业虽然停摆,但旅游人的服务仍在继续。

高仲平说:“接下来,‘暖人心·游沂水’旅游优质文明服务保障行动将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不断拉动全县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提升,为广大游客营造安全和谐的旅游环境。”

优质服务延续“沂水情长”

为将“暖人心”渗透到常态化工作中,沂水利用应急演练、职业培训、技能大赛等方式,带动和提高旅游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今年是建党百年,沂水县以“旅游+党建”为引领,打造了“沂山沂水崮上红”党建引领优质服务品牌,整合全县旅游行业的党员志愿服务队,成立了“崮上红”党员志愿服务队,下设“七彩虹”“崮上红”“红沂蒙”等服务分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沂水县直、乡镇、企业三方联动,动员了百余人参加旅游志愿服务。每逢节假日,志愿者们投身景区一线,“红马甲”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据悉,2019年以来,沂水旅游志愿者已累计为10万多名游客提供了旅游咨询、安全提示等服务,提供扇子、纸杯等便民用品4000余件,茶水服务6000余人次,清理垃圾近2吨。每年五一、十一假期,以“文明出行·文明旅游”为主题的“文明旅游万人签字”活动吸引上万名游客积极参与。“暖人心·游沂水”旅游优质文明服务保障行动的开展,不仅提升了游客体验,还进一步树立了“山东好客·沂水情长”旅游品牌。(作者:高雯雯 周彦君 )

上一条:临沂日报:平邑文艺+实践为党史学习教育添“活力” 下一条:中国文化报:“让沂蒙精神代代相传”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