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文旅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旅游习惯也从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步转向休闲旅游。在轻松、愉快、舒适的体验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了解世界、享受生活,是当下休闲旅游的新价值取向。今夏,逛博物馆的热度远胜以往,成为跨越各个年龄段的时尚休闲主题。
非遗文化特色新课堂
“传拓,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即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石刻、青铜器上的文字和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能。”8月10日,山东省临沂市博物馆内,众多小学生在家长的陪伴下,围在非遗传承志愿者的周围,学习传拓技艺。
学生家长董严斌说,受疫情影响,暑假带孩子去外地游玩的计划被迫取消。看到临沂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消息后,立刻就报了名。“以前不知道博物馆还有这么丰富的非遗体验活动,这次来参加,孩子很兴奋。”董严斌说,传统文化需要传承,让孩子慢慢接触并了解,能增强孩子的文化自信,从小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这几年,每逢寒暑假,临沂市博物馆都会甄选一批当地的特色非遗项目,邀请传承人或者志愿者,为孩子们打造趣味课堂。临沂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赵建玲说,能感觉出来,随着国家的重视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到博物馆参观的热情越来越高。特别是亲子游群体,越来越多。
“有的学生家长,带孩子来过一次,就咨询我们,是否有定期活动,是否有非遗课程表,他们想长期来参加。”赵建玲说,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博物馆不仅能发挥阵地优势,展示文物,还能利用空间、人员、策展等方面的长处,举办非遗体验活动,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
沂蒙山区的剪纸,独具特色,深受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青睐。曾于今年7月到临沂市博物馆体验剪纸的小学生刘一孟说,到博物馆学习剪纸,让他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有趣知识。回到家后,妈妈专门给他买了一套非遗剪纸体验包,在家里继续学习剪纸。他觉得沂蒙剪纸非常好玩,色彩很鲜艳,形状很漂亮,他希望有机会能继续到临沂市博物馆体验。
从拓片到剪纸,从篆刻到面塑,博物馆游日益受到民众喜爱的背后,是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愈发重视。赵建玲表示,临沂市博物馆未来将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继续推出一批小而精的特色非遗体验课,让民众尤其是孩子“愿意来”“坐得住”“有收获”。(记者 苏锐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