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沂蒙山区禾苗茂盛,瓜果飘香,一派丰收景象。“你看,今年梨子长势很好,又是一个丰收年,我相信,有影视基地吸引游客来村里游玩,产多少梨子都能卖出去,而且能卖个好价钱。”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西寺堡村党支部委员林秀华指着硕果压枝头的车头梨说。
林秀华说的影视基地,是位于西寺堡村旁常山庄村的红嫂家乡旅游区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该景区2008年建成后,通过文化旅游产业辐射带动作用,与周边几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将旅游开发与扶贫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的路子。
百年古村文化厚重
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常山庄村位于沂南县西北部,海拔186米,村落地貌主要为低山区和丘陵,形成了北、西、南三面环山的典型北方山区古村落特征。老村依山而立,房屋错落有致,庭院依山就势,小巷曲折幽深。
目前,常山庄村保存比较完好的传统民居有367座,这些古建筑大多建于清末民初,其中有的建筑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站在村街望去,就像一座开放式的民居博物馆。
常山庄村在美术、建筑、民俗上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和价值,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人文景观、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构成了鲁南农村独特的文化现象。2018年,常山庄村被评为沂南县“十大文化符号”。
常山庄村还是沂蒙山革命根据地中心,是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党政军机关领导全省开展抗战活动的中心区域,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这里战斗生活过。
常山庄村周围有许多革命遗迹、遗址,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山东省战邮会旧址、“火线桥”旧址、红嫂故居、“沂蒙母亲”王换于故居、“小车队长”李家才故居、战时托儿所、战时总医院、战时兵工厂、战时北海银行、抗大一分校、大众报社印刷厂、泽东青年干校、战时医疗所、九合城等。这些遗址如今仍保存完好,而且还保留了独特的抗战山乡风貌。
影视基地“修旧如旧”
2007年,电视连续剧《沂蒙》摄制组在选择拍摄场景时,走遍了沂蒙山区6个县的200多个村庄,经过反复考察、论证,最后决定将拍摄地设在常山庄村。《沂蒙》拍摄后,沂南县决定由先富起来的本县界湖街道南村社区承担影视拍摄基地的建设任务。
“建设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时,对于古村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我们始终遵循着3个原则,就是不搞大拆大建,实行‘修旧如旧’保护性开发,与传承红色文化结合、与影视拍摄结合。”南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凤德说。
南村社区委托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了全方位、高起点、大手笔的规划。最终,南村社区依托常山庄村的古村风貌和绿色山乡生态,以红色文化、影视文化、沂蒙风情为核心内涵,建成了集观光、休闲、体验、娱乐、度假功能于一体的文化生态旅游区和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我们在做好古村落保护的同时,也将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打造成了‘一城五基地’格局,即古县城、红色旅游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影视拍摄基地、红色研学基地、红色写生基地。”李凤德说。
其中,古县城配套建设了红色影视风情街、明清主题影视街、民国主题影视区、战场等主要拍摄场景100余处,加上古村、古院落等取景点,可同时接待多个剧组拍摄。
一人上班全家脱贫
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发展起来后,充分发挥了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拉动力大的产业优势,和周边几个村结成帮扶对子,形成了“一景带四员”即土地入园当社员、景区务工当职员、穿上戏服当演员、售卖产品当店员的“常山现象”。近几年来,常山庄村及周边几个村人年均可支配性收入均超过1.5万元,全部脱了贫。
每天,常山庄村村民刘存运吃过早饭后,就到家门口附近的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上班。“我上了年纪,出去打工没人要,现在能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收入一千七八百元,中午还管饭,挺好的。”刘存运说。
在当地村民眼里,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是一台大功率“就业孵化器”。像刘存运一样,周围村庄有660多人在景区上班,实现了“一人上班,全家脱贫”。
常山庄村“90后”村民孙明月,在景区当导游,丈夫刘洋在景区当司机。“我公公在景区当保安,我家还种了几亩地,每年收获不少花生、玉米、地瓜,可以作为土特产卖给游客。现在,我们家住着别墅,买了小轿车,生活条件一点不比城里人差。”孙明月高兴地说。
除了相对固定的工作,影视基地还给村民们创造了一份“兼职”——群演。近年来,在影视基地当过群演的村民高达3万多人次。“俺村的人差不多都当过群演,像我这样的,当一天群演挣60元,人家演得多、有经验的,一天收入一二百元。”今年60多岁的常山庄村村民褚洪秀说。
“我们村能富起来,头功应记在影视基地身上,景区对俺村经济拉动非常大。”常山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光说。游客多了,周边村庄都建起了采摘园,仅苹果、车头梨等采摘园就发展到4000多亩,亩均增收近万元。
西寺堡村四季分明,土质以沙土窝居多,富含矿物质,非常适合种植果木。“俺村的车头梨很有名,清朝时期被选为宫廷用品。”林秀华说,“车头梨名气虽然很大,但以前村里没有通向外界的大路,梨子很难卖出去,那时候,几毛钱一斤都不好卖。”
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建成后,车头梨销售也迎来了黄金季。“梨子再也不愁卖了。”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摆摊卖车头梨的西寺堡村民褚洪胜说,“我们村许多人靠种梨富了,我家前几年新盖了4间大瓦房,还买了面包车,以前这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
林秀华介绍,最贵时,车头梨每公斤能卖到近40元钱。“有时候,一筐十多公斤梨能卖近600元,简直就是‘金梨’。如今,我们村有车头梨近千亩,成年梨树1万多棵,年产车头梨25万多公斤,可以说是家家有梨树,户户有收入。”(作者:郑树平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