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聚焦>>正文

沂蒙晚报:传承弘扬沂蒙精神 推动红色文旅融合发展

2022-09-21 

近日,《临沂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规划》中明确,大力弘扬传承沂蒙精神,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深挖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临沂各大景区优化红色旅游发展格局,推动红色旅游品质升级,创新红色旅游发展模式。

沉浸式小院演出:“红色+”思维,打造红色旅游复合型产品

“刘医生他们啊都是外乡人,舍家撇业地来到咱这里拼上命打鬼子、救伤员,乡亲们啊,这八路军才是咱最亲的人啊!”在红嫂家乡旅游区,沉浸式小院演出《战地医生》每天都会上演。

80年前,在沂蒙这片红色热土上,一些战地医院就设在百姓家中。随军医生与村中百姓一个锅里吃饭,一起救护伤员。红嫂家乡旅游区的沉浸式小院演出,再现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

小院中,现场观看演出的游客,或坐着,或站着,不约而同地拿出手机拍下一幕幕画面。游客可以随机自主流动观看,也可参与到演出互动当中。身临其境的体验,令游客动容落泪。

“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感受演出,形式很新颖。一进入小院就被带入了剧情中,跟着演员们一起着急、揪心。”游客刘先生说。

中秋假期,市民程先生一家三口到红嫂家乡旅游区游玩。“在网上刷到过小院演出的视频,带着孩子一起来感受红色文化,了解红色历史故事,既能游玩,又能接受红色教育,这种文化和旅游相融合的方式很受欢迎。”程先生说。

石条砌成墙、茅草做屋顶,院中有年代感的石磨、水缸……在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深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打造红色基因传承重要平台上,红嫂家乡旅游区发挥自身优势,2021年6月开始,依托百年古院落,景区打造红嫂故事沉浸式小院演出。这正是《临沂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要求的战略定位之一。

“目前,以观光看景为主的旅游已经难以满足游客需求。我们打造的沉浸式实景小院演出,利用当地人文历史资源,加入演艺元素,使红色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体现生态之美和人文之美。”沂南县文化馆“沂蒙四季”艺术团团长袁中川说,沉浸式实景小院演出助力景区提升以文促旅的业态,丰富景区文化内涵,让景区真正在当前文旅融合发展的层面上做到了有声有色,传承沂蒙精神,讲好红色故事。

红色旅游发展模式如何创新?《规划》中明确要求,推动红色教育、文化旅游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红色+乡村”“红色+文创”“红色+民俗”等红色旅游复合型产品。“《跟着共产党走》《一碗米粥》《永远的新娘》等7个沉浸式演艺产品,满足了广大游客对红色文化旅游和历史传统教育的双重需求。”袁中川说,这是对创新红色旅游发展模式的一个有益探索。

红色旅游景区: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

沂蒙山村剧场、沉浸式小院、西巷民俗院等构成的“演艺集群”,是红嫂家乡旅游区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坚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统领,传承弘扬沂蒙精神,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促进红色教育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沂蒙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这是《规划》的要求,也是红色资源丰富景区转型发展的方向。

“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也是旅游区发展的一个新征程,旅游区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积极探索传播教育方式,活化红色、党性教育载体,变身成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民俗旅游深度融合的景区,在游客的辨识度中一下子提高了。” 红嫂家乡旅游区副总经理张海龙说。

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需要优化红色旅游发展格局。通过连片挖掘红色文化,推出一批红色研学旅行和体验旅游精品线路,全方位展示沂蒙革命老区红色历史文化底蕴,强化红色资源与自然风光、乡土乡情、民俗文化、休闲康养等深度融合。红嫂家乡旅游区现有的沂蒙特色课程就是对此发展理念的实践。

“沂蒙特色课程我们概括为‘八个一’,即‘当一回八路军,上一堂红色历史课,听一场红色事迹报告,看一场沉浸式实景剧,唱一首红色支前歌,吃一顿红色支前餐,做一次支前体验活动,学一份支前非遗文化’。”张海龙介绍,这一课程不仅受到大众的好评,在第三届中国研学旅行大会上还获得全国研学旅行课程特等奖。2018年,该旅游区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我市现有A级红色景区27家,红色旅游特色村30余处,涌现了沂南常山庄、沂水桃棵子等一批红色旅游带动脱贫典型案例和红嫂家乡旅游区等知名红色研学基地。

强化交通网“快进慢游”功能,完善景区内配套设施,推进“互联网+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临沂各大景区正在逐步推动红色旅游品质升级,围绕核心产品元素符号、历史人文标识,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产品,打响“人人都说沂蒙山好”营销品牌。

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加快推进红色文旅融合发展

9月15日,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首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在济南举办。其中,红色文创产品参展,吸引了不少观展市民。

今年“红色文化主题月”,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精心组织策划、提升完善10场红色主题系列活动,通过展览展陈、文艺演出、红色研学、流动宣讲等形式,深刻阐释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在加快推进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从深化保护,夯实红色文化传承基础;深化宣传,推进沂蒙精神深入人心;深化融合,加快红色旅游高品质发展等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举办了《跟着共产党走沂蒙革命文物展》等系列有影响的展览,创作推出了《沂蒙情》《沂蒙组歌》《沂蒙妈妈》等一大批优秀红色文艺作品。创新红色故事演绎形式,推出大型情景演出《沂蒙四季·红嫂》等一批沉浸式演出,用红色演艺提升旅游体验。

落实“红、绿、蓝、古”旅游发展部署,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突出做好优化研学旅游“红线”,壮大生态旅游“绿线”,启动水上旅游“蓝线”,创新文化旅游“古线”。

其中,突出孟良崮、大青山、文峰山等重要红色节点,推进红色旅游与红色教育、红色研学等融合发展;以红色堡垒村为重点,推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农业观光、休闲体验深度融合;实施“水韵琅琊·夜游沂河”等水上项目,打造夜游景观,为主城区红色旅游“带客引流”;推进兵学文化公园数字化提升,打造临沂文化新地标,形成与沂蒙革命纪念馆等红色片区遥相呼应的良性发展格局。

“红、绿、蓝、古”四条线中,都涉及红色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创新红色旅游发展模式,《规划》中要求,坚持把红色旅游与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等相结合,构建红色教育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打造全国红色文旅产业高地。

作为沂蒙精神的发源地,临沂高度重视红色旅游发展,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搭建起公平、高效、开放的红色文旅发展平台,致力于把临沂打造成为“沂蒙精神研究的聚集区、红色基因传承的标志区、红色文化弘扬的示范区、红色文创孵化的先行区”,唱响“红色沂蒙山、梦想临沂城”红色文旅品牌。(记者:郇恒雪)

上一条:临沂日报:我市文化艺术创作再攀高峰 下一条:文旅中国:王羲之故居保护中心千年文物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