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季,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琅琊园城市书房成了当地群众的“热门游览地”。河东区汤泉中学教师王彦伟说,自己是琅琊园城市书房的首批办卡读者。城市书房是文化建设的新业态,也是彰显城市文化底蕴的载体,对培育全社会阅读习惯、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着眼于提升沂蒙老区群众的文化幸福指数,山东省临沂市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决定创新推进阅读惠民工程。近几年,沂蒙老区文化和旅游部门以创新求突破,聚焦群众的现实文化需求,探索全民阅读新的服务理念与落地路径,取得阶段性成效。
坚持为民服务导向
过去几年,河东区把城市书房作为“书香河东”“品质河东”建设的重要内容,建成11处城市书房,打造“15分钟阅读圈”,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公共阅读空间。
河东区文化和旅游局提供数据显示,城市书房建成启用以来,受到广大市民青睐,“到城市书房去”日益成为文化生活新潮流,涵养了城市书卷气。河东区现有城市书房总面积达6600平方米,藏书量15万册,辐射近40万名居民。
河东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坚持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标准建设,有效解决城市书房建设“如何建”的问题。比如以科学规划统揽布局建设。在环境最优美、居民最密集的“黄金地段”规划建设一批城市书房,布局“15分钟阅读圈”。在东城金谷商务中心,河东区文化和旅游局与东城建投集团联合打造面积500平方米,藏书近2万册的金谷城市书房,多门类书籍既满足了附近上班族“充电”需求,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精神粮仓”
城市书房的产生,旨在推动资源均等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临沂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选址、建设、运行各方面深入了解群众需求,争取将惠民实事办成利民好事。
为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今年年初,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专门明确要加强城市书房、乡村书房、文化驿站、旅游书吧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成立全市阅读联盟,拓展文化阵地,提高服务效能。同时积极探索“旅游+图书馆”模式,建设示范性“旅游+书吧”“书香驿站”,打造公共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新亮点。
探索全新发展路径
近年来,沂水县文化和旅游局立足“开放、兼容、务实、创新”工作理念,重点围绕城市书房、图书分馆、景区书吧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深入开展“农民阅读习惯培养工程”“阅享沂城·寻找最美阅读推广人”“学悟见创 悦读同行”邀您一起悦读等品牌阅读推广活动,筑牢“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沂水”品牌,在全县营造了全民阅读的浓厚书香氛围。
沂水县图书馆的“铁杆读者”孙文言告诉记者,仅2021年一年,她到沂水县图书馆参加线下活动12场次,几乎每月一次,形式包括“大讲堂”“分享会”“朗诵大赛”等。
在沂水县图书馆引领下,当地组织城市书房、学校图书室、书店等公共阅读阵地,持续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开展儿童绘本故事会等阅读品牌活动。截至11月底,沂水县已举办线上线下各类阅读活动约330场次,极大提升了公共阅读空间在市民心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岳伟认为,旅游+书吧、城市书房、乡村书房、文化驿站的功能,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借还、阅览等服务,而是要通过网格化嵌入式的方式,与周围环境功能有机融合,成为文化互动和知识交流的新空间。
基于以上认知,近两年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统筹谋划,探索公共阅读的全新发展路径。阵地层面,引入业内先进设备,提升服务标准化水平;活动方面,顺应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探索公共阅读数字化服务的新模式,构建以群众为主体的活动举办模式,受到多方好评。
多方联合提升质量
为减轻财政压力,莒南县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新途径,推动“诗+远方”融合发展,依托景区设置旅游书吧,把旅游和读书结合起来,促进景区文化品味与文明程度相得益彰。
2021年,莒南县文化和旅游局在“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投资16万元建设红色书房1处,精选红色文献等3000余册,供游客查询、借阅,便于了解莒南当地的人文历史和旅游信息等。2022年共投资46万元在重点景区、景点内设置了溪谷森林营地亲子书吧等7处旅游书吧,并根据景区特点,凸显亲子阅读、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等不同特色,精心挑选图书1.3万余册供游客阅读。
为弥补农家书屋图书更新较慢、种类偏少的短板,莒南县探索实施“乡村阅读直通车”服务。根据群众阅读口味,发挥县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优势,为各镇街村居直达配送,同时免费为村民提供图书借阅、预约借书等服务,激发广大农村群众的阅读兴趣。目前,莒南县“乡村阅读直通车”已开展数十场服务活动,每次活动现场,群众平均借阅图书200余册,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县图书馆的海量资源,进一步激发乡村活力,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政府的主导性主要体现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规划、建设指导和财政激励奖补方面,社会力量则贯穿于选址、投资建设以及日常开放管理过程中。”岳伟表示,规范统一的管理模式是确保书房、驿站书吧等有序运营的重要保障。未来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努力推动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纳入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形成标准化管理机制。
(来源:文旅中国;记者: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