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县区动态>>正文

沂南县:大庄镇文化惠民好戏连台 让百姓乐享文化大餐

2019-04-24 

近年来,大庄镇在全力推动社会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同时,实施“文化强镇”战略,大力推进群众性文化事业发展,全面搭起了大庄文化发展的大舞台,提升了群众幸福感、社会和谐度,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全面健康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为村级文化广场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将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和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作为重要目标。大庄镇主动把基层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调整充实镇综合文化站人员,加强对村级文化工作的领导。在全镇90个自然村全部成立了基层文化工作小组,积极吸纳村里的“五老”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五个一”工程,即一村一处文化广场,一村一支广场舞队伍,一村一月一场电影,一村一年一场庄户戏,一村一特色文化墙。镇党委政府将文化建设和送戏下乡工作作为全镇农村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管理区和农村综合工作考核,作为发放村干部绩效工资的考核系数。

加大设施投入,加快建设群众文化生活平台。

大庄镇根据各村的自身实际和财力情况,改建、扩建和新建了一批村级文化设施,为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投资500多万元,用于新建、改建高标准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老年门球场、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等设施,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平台。发挥文化基地作用和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定期地组织文化下乡、象棋、乒乓球、拔河比赛、村企联欢会、农民书画展等活动。大庄镇把村史馆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努力保护乡土文化,留住乡音乡愁,投入20万元建成镇级历史文化展示室,高标准打造了朱家井子、坊前、坊南、庙官庄等4个村史馆。在村史馆建设过程中,村民积极参与,建言献策,主动将自己家中的物件保存到村史馆中,将自己所知道的点点滴滴汇入到村史沿革中,形成了干群齐心的良好局面。投资1500多万元实现了88个村级文化小广场全覆盖,70个村组成立了广场舞蹈队。

丰富活动载体,让群众在家门口乐享文化生活。

利用农闲时节,结合大庄镇第六届广场舞大赛预选,组织了天河、仁和、幸福、祥和、汶河等五个民间庄户剧团到各村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既把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送到了家门口,又调动各个村广场舞队参与的积极性,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目在满足农村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也积极弘扬了社会主旋律,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目前已送戏下乡演出16场,观看群众达15000余人次。按照县文旅局“2131”工程工作安排,制定了“2131工程”实施方案,与电影放映队签订了放映协议书,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共放映320多场。“2131工程”的实施,不但丰富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而且为农民科技培训、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构建平安和谐大庄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成功举办了“金迪杯”广场舞大赛、“全景制衣杯”广场舞大赛、“顺发食品杯”广场舞大赛、“第十四届广场文化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极大地活跃了文化氛围,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上一条:河东区:《新四军在河东》系列漫画首次亮相朴园小学 下一条:平邑县:图书馆开展 “世界读书日”集中宣传活动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