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明珠苏村美,钟灵毓秀文化兴。近年来,苏村镇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创造性地开展文化活动,有力地满足了全镇群众“富而思文、富而思乐、富而思学”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工程奏响惠民交响乐
触摸沂河厚重历史,感受文化艺术魅力,品尝歌舞戏曲大餐……国庆期间,苏村镇好戏不断:晚会、广场舞联欢、升国旗仪式等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精彩呈现,经典曲目与新产业轮番上演,给村民们奉上一道道精彩的“文化大餐”。
这样的文化惠民活动在该镇已成为常态。元旦文艺汇演、春节前免费送春联,4月庄户剧团送戏下乡、5月广场舞大赛……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基层文化活动让群众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快乐姐妹”舞蹈队、飞月曳步舞、老年健身队……在该镇,每个村居都有自己的特色文艺队伍,文化已然融入百姓生活。今年以来,该镇以“魅力苏村行百姓大舞台”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旅活动。“印象苏村”“唱响苏村”“舞动苏村”“书香苏村”“品味苏村”五大系列活动,形成苏村基层文旅经典品牌。前不久,在“我和我的祖国”沂南县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合唱比赛中,苏村镇合唱队以昂扬的精神、洪亮的歌声、精彩的表演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这是该镇扎实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的结果。
阅读空间增添文化韵味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高,近年来苏村镇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进农家书屋建设,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斥巨资打造图书馆苏村分馆,面积近400平方米,以图书阅读为服务主线,内有书籍3000余册,设阅读服务大厅、综合借阅区、阅读交流区、多功能电子区等功能空间,打造集阅读体验、教育培训、文化创意为一体的创新阅读阵地。同时为每个行政村建设农家书屋,配备规范的书架、桌椅、饮水机等用品,4000余册图书流动,图书种类涵盖政策法规、农业科技、文学作品、医疗保健、少儿读物等,兼顾了不同群众的阅读需求。
为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积极作用,引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社会风尚,苏村镇依托镇图书分馆、农家书屋等场所大力开展“书香礼赞新中国 阅读追梦新时代”经典诵读一系列阅读活动。还积极吸纳文化志愿者开展志愿活动,做到月月有活动,周周有新意。在全省组织的新时代农民阅读大赛前四期中,分别取得两次全省第一、两次第二的好成绩,5名参赛人被授予“最美读书人”荣誉称号。
家风家训入心来文明之花分外香
家有家训、村有村规,苏村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中许多姓氏家族的家规家训蕴含独特向善的时代正能量,是家风建设的优秀文化资源。该镇以“弘扬家风”为主题,创建文明家庭200多户,修订整理30余份历史珍藏家训,近300户家规家训上厅堂,门庵子村革命烈士刘鸣銮家族刘氏家训是其优秀的代表。活动的开展让村民认识到家规家训对家庭的意义,主动将家规家训当作“传家宝”,从而带动村民重家庭、重家教、重家风,形成良好的民风民情。
从过去的讲排场、求气派,到现在的比文化、比家风,文明习俗观念在该镇已渗透人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小广场等公共场所,成为该镇文化宣传主阵地;大力开展“好媳媳”“好婆婆”“星级文明户”“身边好人榜”等活动,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苏村“和”文化、“孝”文化;文化站、宣传办多部门发起“传承好品德、塑造好民风”线上线下签名倡议活动,大力宣传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等传统美德;鼓励年轻人婚事简办,抵制高价彩礼,以身边典型引领文明新风,引导村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山歌唱起来、篮球蹦起来、健身热起来、舞蹈跳起来,现如今的苏村镇村风民风向好,社会治安满意度名列全县前茅。下一步,该镇将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务求工作实效,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新气象、新面貌,将文化和百姓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把文化惠民的“红利”送到群众“家门口”,送到百姓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