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7日上午,“银杏之约,融合发展”第七届中国(郯城)银杏节在郯城县银杏会展中心开幕。本届银杏节非遗、民俗文化与书画摄影展区由郯城县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银杏节现场同时举办了临沂市非遗展演活动现场交流会。
原国家林业部副部长刘于鹤,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刘均刚,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省林业局副局长马福义,临沂市副市长张玉兰,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曹首娟,中共郯城县委书记刘连栋,中共郯城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陈海玲及国家、省、市、县有关领导专家参加开幕式并参观会展中心。
非遗展区展出了郯城县的21项非遗项目,包括柳琴戏、鲁南五大调、木璇玩具、木版年画、民族乐器制作、传统刺绣等,表演及制作者均是郯城籍非遗传承人或民间艺人。临沂市各县区分管非遗工作的领导和非遗保护工作人员参加了全市非遗展演活动现场交流会。
书画摄影展区展出了郯城籍书画摄影爱好者的书画作品238幅,摄影作品200余幅。这些作品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郯城县在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今年7月份,郯城县就在全社会广泛征集书画摄影作品参加第七届中国(郯城)银杏节,共收集书画作品380余幅,摄影作品310余幅。
郯子故里,银杏之乡,文化成果,全民共享。近年来,郯城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群众文化活动持续繁荣。成功举办了中国农民艺术节,“青岛·郯城周”“济南·郯城周”等文化交流活动;“多彩文化·魅力郯城”群众文化活动品牌项目被列入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郯城县被评为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被列入全省文化消费示范县创建名单。郯城县的非遗传承保护工作成绩优异,鲁南五大调、柳琴戏和木旋玩具3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木版年画、挂门笺、仇氏正骨东海孝妇等7个项目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国结编织技艺、面塑、柳编、草编、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等20个项目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申报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人,省级非遗传承人3人。
本届银杏节非遗、民俗文化展,调动了全县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性,宣传推介了郯城县的非遗文化,促进了郯城县非遗产品的销售;书画摄影展挖掘了郯城县的历史文化资源,宣传了郯城县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的建设成就和优美风光,展示了新时代、新风貌、新景象。通过本届银杏节非遗、民俗文化与书画摄影展,进一步提升了广大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郯城县文化和旅游局 郭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