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有山有水有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民风淳朴,环境优美,是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觅得桃花、记住乡愁的现代版桃花源。全县有A级景区20家,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称号400余个,是“中国十佳休闲旅游名县”“山东省生态旅游示范县”。近年来,蒙阴县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大力实施旅游行业党建“生态领航”工程,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民宿产业健康发展新路径,赋能旅游民宿集聚化、精品化发展,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党建+组织建设,为民宿发展构筑“红色引擎”。成立县旅游行业党委及9个乡镇街区行业党总支,覆盖38个景区(村)党支部,并设置了18处党群服务驿站,实现了旅游行业党建整线突破,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双轮驱动”作用,构筑“红色引擎”,为旅游民宿健康优质发展注入党建力量。乡镇党总支和村党支部探索建立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以旅游企业为带动,充分发挥各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作用,吸纳村民以土地、房屋、务工等入股,将旅游民宿纳入合作社统一运营管理。目前,全县共成立10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其中,百泉峪村年均接待游客20万人次,农民人均年收入超4万元,泉流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创新实施“六统一”管理模式成为全县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典型。
党建+人才培育,为民宿发展注入“源泉活水”。旅游行业党委坚持把人才培育做为重点,先后组织50余名民宿从业人员参加“沂蒙乡愁”民宿培训班10余场次,并邀请杭州村尚乡村振兴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雨迪,浙江听涧文旅集团CEO常涛等4位国内民宿行业知名人才专家作专题讲座,着力培养高素质民宿管家队伍,为旅游民宿发展注入“源泉活水”,不断提升民宿综合服务品质。2023年以来,带领各乡镇旅游党总支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党员带头人、民宿业主先后赴济宁、泰安、安徽、浙江等地考察学习民宿规划设计、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等先进经验9次,开展了县内旅游民宿现场交流会,大力激发了各乡镇党委民宿发展干劲,进一步拓宽了旅游民宿发展思路。
党建+政策赋能,为民宿发展提供“优质保障”。县旅游行业党委和乡镇旅游党总支积极对上争取民宿发展优惠政策和土地指标,2023年为垛庄镇云天草滩项目、桃墟镇百花峪精品民宿项目等争取了35亩的土地指标,为乡村民宿发展创造了宽松发展环境。今年以来邀请市文旅、自然规划等相关职能部门来我县蒙阴街道、桃墟、垛庄、岱崮等地实地调研,对乡村游基础设施、景观小品、业态完善等现场指导,全面优化片区民宿发展综合环境。针对民宿业主办证难问题,行业党委书记积极协调县市场监管、公安、消防、卫健等部门,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保障民宿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和可持续发展。县审批局结合“证照分离”“一次办好”改革,推出民宿“一窗进、一窗出、一站办”,将以往分别申请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公共卫生许可、特种行业许可证等项目,合并为一个流程。制作了《民宿开办“一件事”流程图》《民宿开办“一件事”服务指南》等制度文件。
党建+品牌创建,为民宿发展培育“本土品牌”。旅游行业党委,以品牌创建为抓手,凝聚乡镇旅游党总支和村党支部两级组织合力,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发展精品民宿,打造蒙山自然生态、云蒙湖亲水休闲、岱崮地貌地质奇观+红色文化三大特色民宿集聚区,深化农文旅商融合。目前,全县发展民宿片区14个,精品高端民宿24家,以“桃墟里”为品牌成功创建首批山东省旅游民宿集聚区单位,沂蒙云舍、松山隐舍等10家精品民宿创建为省级星级民宿,全县20家民宿被评定为全市首批“沂蒙乡愁”民宿,形成了民宿产业集群, 蒙阴精品民宿数量、民宿品牌等在全市全省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民宿经济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美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