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沂蒙大地上,一条串联红色记忆、绿色生态、夜色风情与金色产业的旅游公路网正焕发出蓬勃生机。沂水县以创新理念打造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让“路不远,景又美,欢迎来沂水”从口号变为现实,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全域旅游升级之路。
红色脉络串联精神根脉
沿着连接沂蒙山革命根据地与“红嫂”纪念馆的红色廊道,5座沂蒙精神雕塑、7处主题广场与200面党旗国旗相映成辉。这条“红色沂蒙”主题廊道不仅是交通动脉,更是沉浸式教育基地:桃棵子旅游区“红嫂故乡”升级为3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投资3.32亿元打造的“圣地红村”项目,推动沂水红色旅游从“参观”向“体验”跨越。
绿色路网编织全域画卷
1260公里彩化旅游公路如彩带穿梭山水间,观景平台依路而建,微地形借路造景,形成“车在画中行”的诗意场景。累计投入超33亿元的交通建设,让1399公里“攻坚路”、1198公里“提质路”与72座改造危桥织成一张网,串联起全省县域最多的4A级景区。10余处公路驿站、810余座旅游厕所与网红演艺项目,让“公路+自然景观”成为游客打卡新选择。
夜色灯光点亮经济活力
6.2万盏太阳能路灯照亮2600公里农村公路,“照我回家”工程不仅温暖了村民归途,更催生出璀璨的“夜游经济”。国家级夜间消费集聚区沂蒙彩虹小镇与夜游沂河项目交相辉映,构建起“夜赏、夜品、夜购、夜居”的全链条体验,让沂水的美在夜色中愈发迷人。
金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从2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到“秀美沂水”民宿品牌,公路网串联起沂蒙花开田园综合体、彩虹小镇等重点旅游项目。“公路+乡村休闲”模式让农区变景区、农房变民宿,16.97亿元文旅投资转化为看得见的民生福祉,让旅游路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路”。
如今的沂水,正以路为媒,让红色精神、绿色生态、夜色风情与金色产业在交通旅游融合中绽放新彩,书写着新时代沂蒙振兴的创新答卷。
临沂沂蒙风情旅游景区管理中心:李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