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博物馆头条和文博头条统计发布的“中博热搜榜”对外公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热搜博物馆百强榜单”,山东7家博物馆上榜,分别是山东博物馆、青岛市博物馆、烟台市博物馆、孔子博物馆、青州市博物馆、济南市博物馆和临沂市博物馆。
中博热搜榜是中国博物馆领域首个综合性“热度”推介榜单,全国5000余家备案博物馆纪念馆已纳入热搜样本库,重点跟踪千余家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该热搜榜评估方式包括“四大维度、20项指数”,由常设展指数、新展指数、参观量指数、开放指数、平台指数、文创指数、发布指数、教育指数、百度指数、微信指数、微博指数、头条全平台指数、短视频指数、新榜指数、全网阅读指数、荣誉指数、舆情指数、热搜成长指数、网友关注指数和媒体关注指数等指数构成,是一项反映博物馆社会影响力的指标系统,也可以看作当下中国“博物馆吸引力”的大众指南。
临沂市博物馆是体现临沂文化特色,反映临沂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综合类博物馆,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拥有三个馆区,分别是北城新区馆区、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和孔庙,馆藏文物7万余件(套)。
临沂市博物馆北城新区馆区于2011年对外开放,总建筑面积20805平方米,主体建筑地上4层,馆内现有临沂历史文化展、石上史诗——汉画像石专题展、沂蒙红色文化展、家道馆等九个基本陈列,设有三个临时展厅以及文物修复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科普报告厅等配套服务设施,融合了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等多项功能。重要藏品有:龙山文化蛋壳陶镂空高柄杯、龙山文化牙璋、龙山文化双孔玉铲、战国刀币、吴白庄汉画像石、西汉金缕玉罩、西晋青瓷胡人骑狮器、西晋青铜仙人骑狮器等。
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1989年建成,2021年9月经改造提升后重新对外开放,是我国第一座以汉墓竹简为主题的遗址性博物馆。1972年银雀山一、二号西汉墓发掘出土的7500余枚以先秦兵书为主要内容的竹简,特别是《孙子兵法》与失传了1700多年的《孙膑兵法》同墓出土,解开了历史上“孙武、孙膑其人有无、其书真伪”的千古之谜,轰动海内外,先后入选“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集文物收藏保护、陈列展览、学术研究、社会教育多功能于一体,室内陈列突出汉墓、竹简、兵法三大主题,收藏展示了金雀山、银雀山百余座墓葬中出土的珍贵文物。馆内现有雀鸣天下——银雀山汉墓考古、武经冠冕——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兵学遗珍——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等七个基本陈列,主要展示银雀山一、二号墓遗址及考古成果,《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及兵学文化,简牍与书法文化等。
临沂孔庙又称文庙,始建于金代,是历代祭祀孔子的地方,明代、清代均重修并增建,旧时一直是州学、府学所在地,现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临沂孔庙现为明清式古建群体,整个建筑呈长方形,分前、中、后三进庭院,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前大门(东西耳房)、大成殿(东西两庑)、明伦堂,内供奉有孔子、四配及十二哲塑像。大门内两侧各有银杏树1株,据史书记载植于金代,东为雄株,西为雌株,虽历经900年风雨仍枝叶茂盛,年年果实累累。临沂孔庙已历时近千年,是鲁东南地区保存较为完好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临沂市博物馆立足社会教育、收藏保护、研究展示等职能定位,全面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安全保障能力,不断优化基础设施、陈列展览,扎实开展藏品管理、研究保护工作,着重提升公众服务、发展社会教育,在传播历史文化、推动城市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疫情期间,临沂市博物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依托博物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以临沂市历史文化为主线,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创新和丰富文化传播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手段,不断满足广大市民的精神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