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事业>>正文

河东区:做好乡村文化振兴文章

2019-04-22 

去年以来,河东区坚持以推进乡村文化繁荣兴盛为目标,做活、做优、做精、做实乡村文化“四大文章”,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添加新活力。

一、做活乡土文化文章,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全区新增非遗教育示范单位2处、村情民俗展示室17个、民间文化展示馆5个。大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推动优秀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书画文化、戏曲文化进学校、进社区、进景点。组织书画爱好者、文艺爱好者等文化志愿团队,深入村居社区、广场、敬老院等开展送文化活动150余次。组织历史文化研究爱好者编辑出版了《河东历史文化丛书》《凤凰乡音》等文史类著作20多部,戏曲爱好者创作戏曲50多部、歌曲30多首。

二、做优乡风文明文章,提升乡村振兴精神高度。按照“既要塑形,又要铸魂”的工作思路,一方面推动儒学文化进乡村,培育新乡贤文化,在村情民俗展示室展示了一批新乡贤文化模范带头人,培育区域道德文化品牌。另一方面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组织乡村文艺人员围绕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创作歌曲《唱唱党的十九大》、竹板说唱《党的政策就是好》等节目15个;围绕移风易俗、家风村风行风,创作《彩礼》《第一书记》等节目32个,编写家风故事20篇;围绕“四德“工程,创作戏曲《孝的选择》等节目11个;围绕反邪教,创作大型柳琴戏《迟来的悔悟》一部;举办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专场文艺演出及“七讲七进”“移风易俗”专场文艺演出200余场次;引导乡村文化宣传队和志愿者开展政策理论宣传、美丽乡村建设宣传60场。

三、做精文化惠民文章,丰富乡村振兴文化供给。一是投入500余万元,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各镇街文化站全部达到三级以上标准,全部建成图书馆、文化馆分馆。历史文化展示室,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分别达到行政村的95%、100%。文化扶贫工作“十个一”全覆盖。二是实施“文化河东”和“写河东、拍河东、演河东、画河东、唱河东”系列文化活动,常年举办比赛、演出、展览,每年送戏下乡300余场、送电影2400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300多场次。三是投入450余万元,在全市率先完成为65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免费提供数字电视服务和228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广电扶贫任务。

四、做实文化产业文章,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一是盘活做优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发挥艺术人才资源优势,积极开发彩印花布、火笔画、陶笛等民俗工艺新业态。张明建、张宗沛等艺术人才开发的新式彩印花布、宗沛斋陶笛已在电商平台面向全国销售,并与市国有文化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二是提质升级优势文化产业。以推动文化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目标,加快推进工艺技术改造,不断推进柳编、绢花等优势产业提质增效。陈际现等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新改进的草柳编、绢花等工艺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增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7家。三是精心打造特色品牌。以文化遗产、节庆赛事、休闲养生等为重点,深入挖掘地域文化、乡土文化市场化潜力,精心打造乡村文化名片,唱响文化产业特色品牌。先后举办国际影视城新春文化庙会、温泉旅游文化节、海棠文化旅游节、采摘节等节庆活动13个,打造书画村、休闲村等特色村6个。(河东区文化和旅游局 刘飞)

上一条:郑德雁调研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下一条:芭蕾舞剧《沂蒙三章》在京成功首演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