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文旅消费的不利影响,河东区通过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办多彩文艺活动、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做强优势传统文化产业、优化旅游基础设施做大营销宣传、加快文旅融合做活夜间经济、加强扶持繁荣文化旅游市场等措施,不断激发居民消费潜力,提升文化旅游消费质量水平,推动全区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区已成功打造A级景区14家,今年发放惠民消费券220万元。1-10月份累计接待游客3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亿元。
河东加快非遗传承和发展,在龙园、沂州古城等景区,“龙灯扛阁”、彩印花布、泥哨等非遗展馆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依托辖区内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精耕细作,河东区加大非遗保护和传承,实施“非遗+旅游”“博物馆+旅游”等创新举措,做强优势传统文化产业。龙园打造涵盖红妆、古床、木文化等九大人文元素的博物馆小镇,精心策划文创产品进景区。鼓励晋墨坊、汤河草柳编等优势非遗企业创新发展,通过线上线下互动,有效开拓消费市场。打造佳画文创产业园,推动加快成长为市场独角兽企业。
河东区深入实施“一村一年一场戏”“一村一月一场电影”“送文化器材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全年送戏380场、送电影3282场,活跃群众文化。启动了第四届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发放惠民消费券。举办广场舞大赛、书画精品展等精品文艺活动,打造“美丽河东·文化四季”文化品牌,助力河东文旅美誉度提升。
河东区稳步推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步伐,设置旅游专线,实现多景区联合提升发展。以策划、参与重要文旅节庆活动为重点开展营销,通过举办24节令活动、参加临沂文化旅游网络推介会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强力宣传河东文旅品牌,推动汤泉康养等项目打通周边省市消费市场,吸引省内外特别是长三角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
借助华侨城、沂州古城等综合性文旅项目落户河东的有利契机,提供高端餐饮、购物、娱乐、观光、演艺等一体化服务,打造文旅商消费聚集区。做好“文旅+”文章,实施“文旅+康养”“文旅+农业”“文旅+演艺”等创新举措。支持景区通过夜景打造、旅游演艺、特色活动、商街夜市等多种形式,丰富夜间游览内容。组织开展“夜泡温泉”优惠促销活动,鼓励更多有条件的景区举办大型音乐节、露营节等夜游节庆活动,充分释放文旅夜经济消费潜力。
河东区加强扶持繁荣文化和旅游市场,鼓励影院通过加盟惠民消费季云平台等方式,提高群众的观影热情。加大对文艺剧团、人才的培训力度,鼓励各剧团、演艺公司、景区企业策划推出一系列主题性、特色类的演艺产品,带动演艺市场消费升级。加强文旅市场监管,落实好安全管理,促进市场规范、产品和服务提升、消费者权益得到保护。(河东区文化和旅游局 王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