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临沂全市文化和旅游事业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呈现出文艺创作硕果累累、公共服务日臻完善、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效显著的大好局面。
文艺精品不断,全市8部作品获国家艺术基金专项扶持
文艺创作方面,全市文化部门在文艺创作的选题立项、剧目加工、演出奖励、文艺评价、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对文艺精品进行“全链条”扶持引导,文艺精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推出了一大批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文艺精品,培养了一批专业精湛、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目前,全市共有8部作品获国家艺术基金专项扶持,53部作品获泰山文艺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建成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3892个
公共服务方面,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初步建成,开创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新模式。中心城区“四馆”免费开放,年均接待市民342万人次。全市12个县区有9个文化馆、4个图书馆创建了国家一级馆,其余全部创建国家二级馆,有6个县区建有博物馆。15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全部达到三级站以上标准。创新开展“五个一”和“百乡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建成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3892个。
文旅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全市建成文化产业项目600余个
文旅产业方面,临沂市始终把文化和旅游产业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培育支柱性产业的重大战略来抓。全市目前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各类文化产业项目600余个,其中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200多个、过五千万的100余个、过亿元的70余个。创建国家级版权示范基地1家、省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4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8家。全市旅游市场主体稳步扩大,2018年,全市接待游客7506.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25.8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