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期间,临沂蒙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经过多方考证,确定了主峰上“蒙顶奇观”与“万古风云”两块石刻的作者,乃是明朝第九代鲁王——朱寿镛。
据了解,这两处石刻早已被发现。其中,“ 蒙顶奇观”的落款为“崇祯九祀季春吉日”,而“万古风云”的落款为 “鲁泰兴王寿镛立”,但由于“鲁”字严重风化,几乎看不出来,所以落款被辨认为“泰兴王寿镛立”。对游客讲解时,也说石刻的作者为江苏泰兴一个叫王寿镛的人。经进一步研究,发现江苏泰兴并无叫王寿镛的书者,而明朝第九代鲁王叫朱寿镛,且是个书画家。将两处石刻与他的其他书迹相对比,确定是出自一人之手。可喜的是,该区文化旅游局又发现了落款中的“鲁”字,更明确了石刻的作者就是朱寿镛。
朱寿镛1583被封泰兴王,1636袭封鲁王,治所在兖州。此石刻立于崇祯九年,他仍是泰兴王,为获鲁王封号之前所刻。朱寿镛还是一位出色的画家善花鸟及兰石,现藏国家图书馆善本《画法大成》由朱寿镛、朱颐厓合著,此书中的花鸟国画38幅为朱寿镛作品。另外,今泰山万仙楼下有朱寿镛《一天亭记》碑,连云港花果山《东海云台山三元庙碑记》为朱寿镛所撰。
另悉,“蒙顶奇观”与“万古风云”刻石为石灰岩材质,当地俗称“白石”,质地较软便于施刀刻制,故蒙山周边区域的古代碑碣多用此种石料制作。该石刻高一尺、宽四尺,此前应该安置在牌坊上,现牌坊无存,仅余此匾额。石刻两面大字均为双钩线刻,大字有七寸见方大小,落款为单刀刻法。
蒙山山阳明代石刻众多,此碑因其题写者的鲁王身份,且放置于龟蒙顶,体现了较高的文物价值。自古以来,蒙山秀丽的自然风光、绝佳的地理位置,就曾吸引无数文人墨客前来一睹其风姿。李白、杜甫同游蒙山曾留下“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诗篇,明朝著名诗人公鼐也曾写下“蒙山最高时双峰,上有云烟几万重”的诗句。“蒙顶奇观”“万古风云”匾额由明朝第九代鲁王朱寿镛所刻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佐证了蒙山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