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聚焦>>正文

临沂日报:平邑“沂蒙花海”引爆“美丽经济”

2021-04-06 

“从杏花初放开始,就有客人到我们村踏青,吃饭的客人一天比一天多。现在正是赏桃花、梨花的好季节,你看我家院子里的客人一拨接一拨……”郑城镇桃峪村的村民王知青在观音山脚下桃树林里经营着一家农家乐,笑得合不拢嘴,“接下来是山楂花、栗子花、金银花,‘花’生意也是一年比一年好……”随着入春杏花初次盛开,平邑县像王知青这样经营农家乐的人忙得“脚都不沾地儿”。从早些年桃树下面的茶摊儿,到现在的农家乐,再到不断增加的精品旅游特色村、精品民宿和特色美食街,“美丽经济”在平邑风生水起,已成为引爆乡村发展、农民致富的又一增长极。

平邑县是“中国金银花之乡”和全国林果生产大县,金银花种植面积达65万亩,拥有45万亩樱桃、黄桃、梨、山楂等果树。每年4月初,平邑漫山的杏花、樱桃花、桃花、梨花、金银花陆续盛开,成为一道又一道的靓丽风景线,被誉为“沂蒙花海”。这里的人们更是以花为媒,依托特色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建设鲁南苏北文旅新高地、长三角休闲旅游“后花园”、国际生态休闲康养旅游目的地,从而“借花吸金”,增加群众收入,引爆“美丽经济”。美不胜收的“沂蒙花海”引来各地的游客,感受着平邑别样美景的同时,更加体会到平邑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经济发展带来的便利。新开通的滨台高速贯穿平邑县南北,沿线从北部武台镇5万亩桃花、彭泉流域漫山梨花,穿山越岭到南部山区观音山流域,层层叠叠红白相间的桃花、梨花丛林花海在山间蔓延铺开,一路移步易景,成为一条靓丽的风景路。近年来,为了绽放“全域旅游”魅力,平邑县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上,着力做好“点、线、廊、面”文章,畅通旅游线路,依托高铁、高速、国省道交会于平邑的交通优势,改造提升交通主干线与重点旅游景区的连接线,将道路打造成为生态绿廊、景观画廊、交通走廊,将旅游景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串成一条条旅游线路,实现旅游交通的无缝对接,打通进入景区的“最后一公里”,构建景点、景线、景域联动的“全域旅游”空间结构,让县城、景区、集镇、村庄、田园等交互映衬,释放出独特的魅力。

平邑县山水天成,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拥有4A级景区天宇自然博物馆、九间棚2处、风景旅游区曾子山、观音山等20余处,被评为“中国最具特色文化休闲旅游县”和“山东县域旅游十强县”。为了改变平邑县美丽风景藏在深山无人识的现状,让花为主的“美丽经济”绽放得愈加灿烂,平邑县近年来以花为媒,举办梨花会、金银花节、樱桃节、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蒙山长寿文化旅游节、曾子文化论坛、高端民宿论坛、文化旅游短视频大赛等文化旅游活动,邀请各界宾朋走进平邑,观赏花海盛景、品尝特色美食、感受民俗风情,不断提升乡村游、休闲游的美誉度。与此同时,平邑县在“十四五”文化旅游规划中,构建环蒙山生态康养带、西部休闲度假带和北部文旅综合服务区、南部乡村旅游集聚区、曾子山孝善文化体验区的“两带三区”文化旅游产业空间布局,充分利用蒙山福寿文化、曾子孝道文化、地质科普文化、沂蒙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优势,突出“旅游+”创新理念,制定出台文化和旅游产业激励政策,加快推进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和文旅融合发展。

图片为赋予“沂蒙花海”新的品牌内涵,平邑县在乡村旅游重点项目建设上,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促进乡村休闲旅游转型升级,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化和村庄景区化建设,开展A级景区、A级旅游厕所、精品旅游小镇、精品旅游特色村、旅游星级民宿等创建,涌现出富泉山庄、山香居、福溪地等精品民宿和孙家岭村、大洼村、龙泉村等村庄景区,蒙山龟蒙5A级景区、九间棚4A级景区、水浥田园综合体三期、艾桂小镇、老潘影视小镇等文旅提升项目,带动平邑县旅游知名度美誉度越来越高。培育生态旅游、康养旅游、温泉旅游、红色旅游、影视旅游、高铁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森林旅游等文化旅游新业态,“沂蒙花海、平易近人”品牌茁壮成长,逐渐形成较完善的乡村美丽经济产业链条,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助推区县经济跨越发展的强劲引擎。(临报融媒记者 闫春秀;通讯员 孙兆军 孙付亮)

上一条:临沂日报:点亮“山里娃”的阅读梦——蒙阴县“筑梦书屋”助力农村教育再添书香 下一条:临沂日报:芦柞镇多措并举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