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聚焦>>正文

中国文化报: 临沂市兰山区创新举措释放文化惠民红利

2022-10-28 

一场场文艺演出、一次次非遗展示走进农村、学校、社区,参与“我要上村晚”、庄户剧团展演等文化活动成为群众文化生活新常态,图书馆、文化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场馆覆盖城乡……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日益丰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一系列积极举措在释放惠民红利的同时,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扎实的幸福感、满足感。

群众参与度越来越高

“今晚的《墙头记》演得太好了!明天到哪里演?”在兰山区枣园镇龙虎村,一场精彩的弦子戏演出结束后,戏迷庞莹彩走上前围着演员询问起来。9月起,兰山区“一村一年一场戏”演出活动陆续在该区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展开,集中展演311场,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据介绍,此次活动中,兰山区庄户剧团唱主角,演出形式涉及柳琴戏、弦子戏、歌曲、器乐、舞蹈等,以群众演、群众看的方式,反映乡村发展新风貌、文化生活新变化。

为培养庄户剧团,兰山区每年都举办庄户剧团展演,通过“以赛带练”的方式加强各类团队之间的业务交流。与此同时,兰山区文化和旅游局还从山东省柳子剧团、临沂市文化馆等单位邀请指导老师,对庄户剧团成员开展技能培训,既提升了民间团队的造血功能,也发掘出一批文艺骨干。据兰山区向阳艺术团团长刘永赞介绍,该艺术团成立以来,经过不断打磨锤炼,能拿得出手的剧(节)目越来越多,还新排演了现代柳琴戏《刘胡兰》、快板书《六个老汉抗疫情》等。“今年团里又吸收了3名新人,大家创作热情高涨,演出机会也越来越多。”刘永赞说。

除了广泛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演出外,兰山区近年来还培植了乡村歌手大赛、公益电影放映等多项品牌惠民活动,今年已累计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演出、展示等2000余场次,惠民服务半径不断延展,群众参与度越来越高。

群文体验便捷高效

刷卡后自动开门、24小时自助借还书……在兰山区赵岔河社区广场上,免费开放的智慧书屋配置图书3000余册,以全智能方式吸引社区居民“打卡”。赵岔河社区还开辟了一处阅览室,配备图书1.2万册,实现了与区图书馆通借通还。这是兰山区近年来惠民服务的一个缩影。兰山区还在区图书馆旧址上打造了一处红色书房,突出红色文化、书法文化、商文化、兵学文化、孝文化五大主题,既彰显了沂蒙文化中的特色元素,又呈现出简约、现代的设计风格,成为市民休闲的新去处。

“如今家门口的文化设施越来越多,阅读、看舞台剧、看电影都非常便利,文化生活成本也在不断降低。”市民张晓慧说。

在兰山区,随着城区“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逐步建成,越来越多的人与张晓慧一样,切实感受到周边更便捷、高效的文化服务。据介绍,目前兰山区共有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14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327个、文化小广场414个。“今年内我们还将提升基层文化场所223处,打造3家乡村书房、1家城市书房,升级11个乡村记忆馆。”兰山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升级设施、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的同时,该区还创新实施“文旅管家”项目,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并面向专业机构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让政府“送单”变为群众“点单”。

惠民途径不断延伸

“您看到的是正在为您直播的‘第五届洋葱文化节’……”在多个活动现场,“兰山文旅”通过抖音等网络平台进行直播,起到了良好的活动宣传效果。

近年来,兰山区文化和旅游局用好“互联网+”,做优做细“直播助农”“一镇一品”,做好做深“云课堂”“云游兰山”,为当地特色文旅产品及区域文旅形象增加曝光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同时,当地一些非遗手艺人也以线上方式展示个人作品、分享教学视频、讲解非遗知识,拉近了非遗与大众之间的距离。此外,当地琅琊剪纸、王氏熟梨等非遗项目火爆“出圈”,并依托核心技艺实现产业化、品牌化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兰山区还大力实施消费促进行动,通过举办5届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发放250万元消费券,拉动消费2000余万元,受益群众5万人。该区在2022年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中,吸纳涵盖图书报刊、文创衍生等领域的58家文旅企业入驻消费季活动平台,活动期间发放惠民消费券100万元,组织开展主题活动1500余项,在为群众提供消费新体验的同时,探索建立让消费者得实惠、文旅企业扩市场、电商平台拓业务的文旅消费长效、互惠机制。“通过参与政府组织的各项活动,我们广泛对接用户需求,找准了市场支点,凭借把琅琊剪纸元素与群众生活相结合,推出许多平价新产品,每月产品销售额达300多万元。”琅琊剪纸手艺人王桂芳说。来源:中国文化报;记者:孙丛丛 ;通讯员:王守伟

上一条:文旅中国:沂南旅游志愿服务助推乡村振兴 下一条:临沂日报:“享文旅·惠生活”第六届临沂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三季度马力全开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