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聚焦>>正文

中国旅游报:临沂做“亮”融合带动产业升级

2023-06-23 

□ 高雯雯

说起山东省临沂市,也许有人不知,但若提起《沂蒙山小调》,很多人都能哼唱两句。作为沂蒙精神的主要发源地,临沂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近年来,临沂以传承弘扬沂蒙精神为主线,大力推进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舞台演艺、非遗手造、康养度假等业态融合发展,带动了文旅产业持续提档升级。2022年12月,临沂市成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临沂各相关部门推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劲头更足了。

在临沂市费县的大青山党性教育基地,学员们正在参加景区的体验项目“重走突围路”。该项目围绕南涝坑会议等旧址进行创新打造,串联了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等多个红色景点,拓展了党性教育培训的空间。一位来自红旗渠干部学院的学员在“急行军”后感慨地说:“如果我们都能把这种‘一定要走在队伍最前面’的精神带入平时的工作中,那我们的工作会一直走在最前面。”

今年五一假期,一场“解放古城的战役”在临沂市沂南马牧池乡常山庄村红嫂家乡旅游区“打响”,报名参军、抬担架、烙煎饼……每个游客都有要做的事。这是该景区依托红色影视拍摄资源推出的《跟着团长打县城》的沉浸式互动体验活动,深受游客的喜爱,仅五一假期就有上万人次参与。

“临沂在发展红色旅游中,突出内容提升,推动红色旅游不断向精细化、品质化方向发展,推动体验方式不断向沉浸式、交互式方向转型。”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钟呈春说,从传统的“看景区”向“玩景区”“观光游”向“体验游”转变,临沂努力实现红色旅游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效统一。

临沂市临沭县是知名的柳编之乡,朱村是八路军老四团钢八连“朱村战斗”的发生地。临沭县积极探索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方法,相继建设了朱村沭河大桥,开展红色朱村修缮改造,沂沭交汇休闲区建设等,为区域乡村振兴提供了朱村样板。“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建设葡萄、黄梨、菌菇种植等特色观光产业项目,年产值达3500余万元;发展会展经济,连续举办四届柳交会、好日子文化节,吸引客商、游客达20余万人次,签订订单7000余万元;推进景村一体化发展,建立了县城投集团与村庄‘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模式,村集体年增收60余万元。”临沭城投集团派驻朱村第一书记马学军介绍道。

朱村还引进柳编产业,在朱村边上建成了1.4万平方米的中国柳编艺术博览中心和柳编加工厂。今年70岁的朱村村民杨化美老两口都在厂里编柳筐,“不打庄户(干农活)的时候就来厂里,我们两口子一天能赚130多元。”杨化美对家门口的这份工作十分满意。“我们还与村里签订订单,发料给村民做编织,能带动周边2000户增收。”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张德功说。

除了朱村,临沂市还有不少乡村依托红色资源走上了致富路。

曾因贫困被当地人戏称“有女莫嫁西墙峪,光有大山没有地”的沂水县院东头镇西墙峪村,近年来依托山东纵队指挥部、将军旧居、藏兵洞等大量的红色遗迹建起红色记忆馆,发展红色旅游,探索“红色+”,打出“一红一绿”两张名片,将红色文化、绿水青山相融合,带动群众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建起特色精品民宿,走上了致富路。2022年该村实现了村集体收入3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8万元,以西墙峪为核心的民宿区,被评为山东省旅游民宿集聚区。

以红带绿,以绿映红。目前,临沂市已建成A级红色旅游景区27家,其中5家景区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临沂获评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城市、中国红色研学旅行目的地城市。下一步,临沂将以持续建设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为契机,统筹做好沂蒙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国家文化公园暨文化体验廊道、市“百千工程”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工作,点上做“精”、线上做“美”、面上做“全”、融合做“亮”,努力建设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和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先行区。

上一条:中国旅游报:齐鲁山水文脉深 花式露营玩法新 下一条:中国文化报 |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深刻感悟沂蒙精神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