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蒙阴县紧紧抓住山东省文旅产业发展大会翘尾效应,大力实施旅游行业党建领航工程,认真落实《“亲情沂蒙”旅游服务规范》,坚持游客为先,奋力推动“志愿服务+旅游”融合发展,将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在工作一线的最前沿,倾力营造贴心、暖心、舒心、安心的旅游环境,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亲情化服务。
一、强化党建引领,“贴心”服务有高度
一方面,构建体系发挥高效能。成立县旅游行业党委及9个乡镇街区行业党总支,设置18处党群服务驿站,围绕县旅游行业党委十件实事,紧盯“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全力开展全域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有效提升旅游景区景点、旅行社、饭店、民宿等市场主体细微化服务水平和发展品质。以“高速+文旅”融合发展为契机,创新打造“山高·行+文旅”融合业态产品,为游客提供便捷高效的出行条件。桃墟镇百泉峪村探索实践“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实现“六统一”管理模式,成功创建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另一方面,组建队伍传递正能量。坚持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凝聚为民服务新动能。县旅游行业党委领办成立文明旅游志愿服务队,组建县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总队及桃墟镇、垛庄镇、岱崮镇等11个分队,打造“沂蒙红·崮乡情”旅游志愿服务品牌。志愿服务队秉承“服务游客,传播文明”的宗旨,深入景区景点、民宿农家乐,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交通引导、应急救助等各种志愿服务。假日期间,沂蒙山云蒙景区“用志愿红,传递爱与温暖”,实施“你游我邮”行动,及时将游客遗失在景区的物品快递回家。志愿者王超耗时几小时千方百计帮助游客寻找丢失的手机,得到游客高度赞许。百花峪景区开展人居环境志愿服务活动,赢得社会及游客一致认可。以细微周到的服务感动游客,让蒙阴成为游客心中的“贴心之城”。
二、创新发展模式,“暖心”服务有温度
一方面,组织建设指导服务方向。县旅游行业党委立足“大旅游”“大发展”的时代机遇,充分发挥主抓和引领作用,以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旅游促服务、以服务强旅游,定期组织旅游行业工作会议,分析当前市场形势,推动旅游行业与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成功举办“诗意田园·和美桃墟”在外人才暨“双招双引”座谈会、“联盟发展·宿造未来”民宿行业发展座谈会等。组织开展“联建共建”活动,县旅游行业党委、桃墟镇行业党总支、云蒙景区党支部(百泉峪村党支部)三级联建共建,共同学习、共谋旅游与服务交融发展前景。2023“蒙阴丰收节”活动启动仪式上,县旅游行业党委书记、副书记化身“文旅推介官”宣传推介蒙阴旅游攻略,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出游服务。另一方面,专业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县旅游行业党委重点围绕民宿发展、研学旅游、市场营销、服务提升、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积极组织开展集中培训、专题讲座和实地考察。依托沂蒙民宿学院开展6期专题培训、“关爱生命救在身边”救护专项培训,为游客提供“管家服务”,营造“家的感觉”,打造“沂蒙崮乡”民宿品牌。创新城乡阅读服务体系,探讨“图书馆+民宿”“图书馆+景点”“景区+书香驿站”建设路径,提高县图书馆可及率、“筑梦书屋”覆盖率,让游客充分感受来自“崮乡”的深厚文化底蕴。以真诚的亲情服务温暖八方游客,让蒙阴成为游客心中的“暖心之城”。
三、突出品牌打造,“舒心”服务有亮度
一是塑造区域民宿优势。县旅游行业党委,以品牌创建为抓手,凝聚乡镇旅游党总支和村党支部两级组织合力,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发展精品民宿,打造蒙山自然生态、云蒙湖亲水休闲、岱崮地貌地质奇观+红色文化三大特色民宿集聚区。目前,全县已发展民宿片区14个、精品高端民宿24家,以“桃墟里”为品牌成功创建首批山东省旅游民宿集聚区单位,沂蒙云舍、松山隐舍等10家精品民宿创建为省级星级民宿,全县27家民宿被评定为全市“沂蒙乡愁”民宿,沂蒙云舍、松山隐舍、9381崮事小院等10家民宿创建为省级五星、四星、三星级旅游民宿,对花溪小院、他乡的山、云墅等10家农家乐进行升级完善,成为新的民宿打卡点。二是健全研学旅游体系。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红色引擎”作用,以高质量研学旅行引领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与山东省旅行社协会、山东文旅集团和新铧文旅集团加强合作,重点打造“孟良崮、蒙山、岱崮地貌、云蒙明珠、漠河农场”5大研学核心营地,加快建设“椿树沟、沂蒙六姐妹”等10个特色研学基地,优化“胜利之旅”“支前之旅”“军工之旅”“移民之旅”“同心之旅”等5条研学线路。岱崮地貌、孟良崮、蒙山、云蒙明珠、漠河农场等5处景区景点被授予“研学旅游人才培育基地”。今年以来,累计接待研学团队330多个、10.1万余人次,叫响“学沂蒙精神必到蒙阴”品牌。三是丰富特色产品供给。聚力区域产品创新,坚持党建文旅相融互促,组织举办“花开蒙阴千亿朵·邂逅世界桃花源”中国·蒙阴第十八届桃花文化旅游季、“沂蒙煎饼香·崮乡情意长”第二届沂蒙煎饼文化旅游体验季等体验活动,第二届群众性小戏小剧比赛、“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送戏下乡等演出活动。旧寨杏花节、桃墟板栗节、野店樱花节等“一镇一品”活动特色鲜明。活动中,组建以青年党员、业务骨干、行业标兵为主体的专业志愿服务队,提供热情周到、优质高效、贴心暖心的志愿服务,满足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双重需求,打造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IP地址。以丰富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让蒙阴成为游客心中的“舒心之城”。
四、提升监管效能,“安心”服务有尺度
一方面,系统化督导与检查。通过聘请专家授课、集体培训、线上统一学习等多种方式,加大对旅游企业负责人、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并动员党员志愿者参与其中,共同提升旅游行业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抓好重点时间节点、重点区域,县旅游行业党委党员志愿者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全县旅游企业督导检查,创造“市场有序、竞争有序、管理有序、出游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岱崮镇党支部今年以来先后5次对旅游景区、文化经营场所开展文旅市场专项执法检查,累计发现安全隐患7处,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隐患,明确整改期限,并做好回头看工作。另一方面,常态化排查与整治。县旅游行业党委带领党员志愿者重点开展旅游市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大排查。联合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净运·红色交旅”等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活动,对旅行社、旅游景区、星级饭店等经营单位常态化巡查和“双随机”抽查。假日期间,由县领导带队,县旅游行业党委联合公安、市场监管、交警大队等部门组成假日市场工作专班,派驻重点景区值班值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力保障旅游市场规范、平稳、有序经营。垛庄镇党支部带领组建34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在游客服务中心、旅游购物场所等为游客提供维权调处、医疗救援等服务,参与志愿服务人数达600余人次,实现了保障景区安全、维护旅游志愿、树立文明景区形象三大目标。以良好的市场秩序赢得游客信任,让蒙阴成为游客心中的“安心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