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庄区曾以“南工重地”著称,留存大量工业闲置资源,随着城市发展,以工农兵俱乐部为代表的工业文化遗产,面临建筑老化、功能缺失、文化价值湮没等风险,亟需保护开发。罗庄区以“物化寻岁月·活化寄乡情”理念,让工业遗留建筑“活起来”,通过深度融合历史文化建筑与现代旅游体验,构建“历史场景+文旅业态”共生新空间。
一是文物法定保护。将工农兵俱乐部旧址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通过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予以留存,奠定未来开发支撑。在原有结构保留不变的前提下,对屋顶塌陷、门窗缺失、墙体开裂等问题抢救性修缮,内部整体提升后可同时容纳456人就座。
二是历史建筑活化。以建于1946年的罗庄公社旧址为核心,对周边7排142间老旧职工宿舍、食堂保留修缮,招引特色餐饮、精品文创等,通过搭建景观廊桥实现内部连通,将观景台与文创孵化相融,建设时尚主题休闲街区,实现由“静态保护”到“活态传承”转型。该园区由中国西良建筑设计院进行总体规划设计,2023年11月,获西班牙MAM建筑设计奖。同年12月,工农兵俱乐部旧址活化利用项目入选“山东省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十佳案例”。
三是政企民合作共建。政府投资1.2亿元建成银凤湖城市公园,村居投资2000万元完成建筑修缮、环境整治,山东天运传媒、杭州佩奇嘟嘟等社会资本1.4亿元开发文创、民宿、游乐等业态,联合本地非遗传承人、青年合伙人推出“公社大食堂”“时光书局”等特色消费品牌,开辟“创客空间”孵化区,带动周边居民创业就业,共建共享多元业态,有效激活区域发展活力。
撰稿人:石慧,8246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