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以“苍山沭水·红色临沭”品牌为核心,推进朱村红色旅游区、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等项目优化,构建起“红色研学+生态观光+乡村休闲”三位一体的文旅产业格局,推动红色文旅从 “看景点、听故事” 向 “沉浸式体验、深度化研学” 升级。
以项目建设筑基。复原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朱村时的场景,建设打造了朱村柳韵慢生活民宿区,增加完善了沂沭河休闲生态区相关配套业态,建设了县委党校分校区,改造建设总面积为3000余平方米的研学区项目,提升改造研学餐厅、研学宿舍、研学教室、以及研学室外场所场地、研学配套设施等,打造沉浸式红色教育空间。开展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提升工程,对纪念馆主馆、前厅和4个侧展室进行了改陈布展、优化提升。建设了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冠山现场教学点,重点打造了“少奇调研小径”和“谈心居”,开发了《少奇调研小径教学点现场教学课》,进一步丰富了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的体验载体,尤其是冠山现场教学点一经投入使用,受到广泛好评。
以红色文化润心。以“军爱民、民拥军”主题,开发“红色+”文旅产品,全力打造小戏小剧精品,编演《第一碗饺子》《枪声就是命令》《巧手编出幸福路》《一卷票子》等沉浸式红色演艺,编排了快板《人民的好八连》,新创快书《刘少奇寻症问结在山东》,情景宣讲小剧《沭河的歌声》《革命母亲陈元君》等红色演艺形式,升级红色研学与红色消费功能,其中红色小剧《革命母亲陈元君》荣获群众性小戏小剧创演海选大赛市级决赛二等奖,《一卷票子》入选临沂市2024年上半年小戏小剧优秀剧目。举办了“红动沂蒙”临沭县第七届红色故事讲解大赛、“沭河星火·沂蒙红韵”红色研学活动。
以融合发展赋能。朱村不断提升片区内基础设施、配套和服务,丰富片区内红色产品、场景和业态,走出“红色+研学+康养”的融合发展之路,朱村康养中医小镇及中医药文化园建设以朱村为龙头,深化“一村带九村”片区发展,串联“红色记忆线”“青少年研学线”,举办“好日子贺年会”等主题活动,聚焦“红色教育、学生研学、中医康养”三大业务持续发力,先后举办朱村国潮文化节、长乐宴、红色旅游摄影和短视频征集赛和“首届中医药文化旅游节”等活动。中医药文化旅游节接待游客5万人次,带动周边消费583万元,让“中医药养生” 成为乡村旅游新标签。上半年承接学生研学23批次5400多人次,接待红色教育团体273批次1.24万人次,接待游客人数近30万人次,营业收入205万元,同比增长14%。(临沭县文旅局 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