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585729837/gdj/2025-0000037  发布机构  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
 存放位置   公开日期  2025-02-26
 文  号  临文旅发〔2024〕2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印发《关于深化融合赋能进一步提振和扩大文旅消费的行动方案》的通知

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印发《关于深化融合赋能进一步提振和扩大文旅消费的行动方案》的通知

2025-02-26   作者: 点击数:  

临文旅发〔2025〕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单位):

《关于深化融合赋能进一步提振和扩大文旅消费的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根据职责分工,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2月26日


关于深化融合赋能

进一步提振和扩大文旅消费的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国家、省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工作部署,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提振消费有关要求,培育文旅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持续提振和扩大文旅消费,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打造千亿级旅游产业为目标,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优化市场供给,拓展客源市场,激发消费活力,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将我市打造成为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2025年,举办1000场次以上文旅消费活动,全市接待游客达到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50亿元,力争突破1000亿元。

二、重点任务

(一)推出消费惠民举措

1.实施消费惠民让利。举办第九届临沂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市级发放200万元消费券,对文旅消费给予20%补贴。100家以上景区、酒店、影院等文旅企业推出打折兑换、团购促销等优惠措施。通过市场化方式,对在景区、饭店、旅行社等不同场景消费,享受相关银行卡支付减免“双重”消费优惠。(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财政局)

2.举办文旅促消费活动。紧抓五一、暑期和国庆等时间节点,以“沂蒙四季·活力临沂”文旅活动品牌为引领,以“乐享沂蒙”等9大板块为支撑,围绕梦回琅琊、红色沂蒙、田园诗画、温泉养生、美味珍馐等特色主题,策划推出非遗展、露营季、美食节等活动,满足市民游客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务局、临沂文旅集团)

(二)培育消费新动能

3.释放“演出经济”活力。持续举办大型演唱会等演艺活动,积极培育演艺品牌,打造“演艺之城”。适当放宽大型营业性演出可售(发)票数量限制,对达到一定规模的演出给予奖补,推出演唱会“一票多享”促销活动。组建演艺集团,支持临沂民族乐团发展。加强现代柳琴戏《辛锐》《剪纸花》等剧目创排,推出更多高品质舞剧、戏曲、儿童剧等精品剧目,放大《国秀·琅琊》《夜画琅琊》《跟着团长打县城》影响力。(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公安局、临沂文旅集团)

4.创新消费场景。推动数智技术赋能文旅消费,在文博场馆、A级景区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和演艺新空间,年内打造3-5处AR、VR数字体验场馆。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让影视基地成为打卡地,探索更多“微短剧+文旅”新模式。(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大数据局)

5.发展夜间经济。持续提升灯火兰山·新琅琊、琅琊古城、沂蒙彩虹小镇等集聚区,培育夜间文旅消费品牌。大力发展“水上夜游”产品,打造国内知名“水上夜游”旅游目的地。延长热门景区、文博场馆开放时间,对消费集聚商业区的夜间照明和夜景灯光升级改造,优化停车场、公共交通等配套服务设施。(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城管局、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

(三)丰富优质产品供给

6.提升景区品质。深入实施景区焕新行动,组织不少于10家重点景区开展焕新提升。支持汤头温泉旅游度假区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新国标宣贯培训,力争新创建1-2个4A级旅游景区,新评定3A级旅游景区3个以上。(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7.推出特色产品。积极推进“康文旅”,推动温泉提档升级,鼓励有条件的景区、乡村旅游点、度假区等开发康体养生产品,提升中医药康养旅游项目品质。发展银发经济,推出康养、慢游、家庭游、怀旧游等产品,丰富影视、戏曲、书画、音乐等老年文化消费业态。开发冰雪旅游,发展冰雪运动,提高冰雪经济产品供给品质。培育低空经济,推出无人机表演、滑翔伞、直升机观光等低空旅游产品。(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委宣传部、市卫健委、市体育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铁路民航事业发展中心)

8.激发餐饮住宿潜力。实施精品住宿提升行动,引导星级酒店和民宿推出家庭房、亲子房、儿童房等,年内新评定星级旅游饭店3-5家。推动住宿业智慧化改造,打造3-5家智慧化酒店。发布美食打卡地图指引,打响“临沂炒鸡”品牌,组织开展旅游主播、美食达人探店直播活动。举办戏剧美食进景区、进街区、进度假区系列活动。(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务局)

9.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持续开展“冬春文化惠民季”“送戏下乡”“四季村晚”等文化惠民活动。培育100个示范性群众文艺团队,推进优秀群众团队参与“百团汇演”。举办第三届“沂河之夜”小戏小剧展巡演活动,培育文旅融合小戏小剧创演示范项目。(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联)

10.拓展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进商超、景区、街区,支持公共文化场馆策划推出高品质特展,开设琅琊夜校分校、微校。举办“同源”系列书画作品展,做好常设展览和系列主题展览,营造浓厚艺术氛围。盘活闲置空间,打造城乡书房、悦读驿站、传统文化传习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联)

11.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深耕“农文旅”,完善乡村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开发农耕体验、休闲采摘、星空露营、美食制作、乡村文创等新业态,打造“乡村旅游到沂蒙”品牌。每个县区打造提升至少1个乡村旅游点,助力乡村振兴。新建、提升20家“沂蒙乡愁”民宿,年内组织培训不少于200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举办“乡村好时节”主题活动50场次以上。(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局)

(四)推进业态融合发展

12.做深“文物游”。加快“琅琊古韵 历史追踪”等文物主题游径建设。提升东夷文化博物馆,举办第三届“曲水流觞 雅集谒圣”主题文化活动。积极推进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工作,实现1个省级以上考古遗址公园对公众开放。发挥民间收藏资源价值,提升民间博物馆社会服务质量,评选“十佳民间博物馆”。(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13.做大“研学游”。推动旅行社经营研学旅游业务健康有序发展。鼓励具备条件的单位提供优质资源,丰富研学旅游产品供给,积极打造“带着家乡的历史上大学”等研学旅游品牌。支持市内中小学校依托旅游资源开展研学旅行等社会实践活动。(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局)

14.做精“红色游”。创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高质量举办红色文化主题月活动,推出“派兵去山东-八路军第115师抗战之路展”“芳骨如钢-沂蒙红嫂事迹展”等革命文物主题展览。提升红色旅游产品品质,新建、提升1-2处研学团建大型综合实践基地。推动“红色沂蒙”主题廊道与具备条件的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红色景点的交通联通。(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交通运输局、临沂文旅集团)

15.做优“非遗游”。实施千名匠人进景区计划,举办非遗市集、非遗美食节等特色活动,推出非遗典型案例。评选优秀非遗工坊10个以上,打造超过100种非遗特色产品。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以IP授权、协作经营形式加速突破文创产业,打造独具临沂特色的国货“潮牌”“潮品”。(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委宣传部)

(五)深化文旅跨界扩容

16.提升“商文旅”。加快专业市场景区化、场景化改造,增加适旅设施、丰富消费体验,依托酒店用品城、小商品城等打造商文旅融合样板,吸引更多游客“逛临沂商城、赶中国大集”。提升解放路省级智慧商圈,依托万象汇-兵学城、文化中心-大剧院等片区打造特色街区,开展老字号、非遗“进街区、进景区、进社区”行动;发展首发经济,开设首店、旗舰店,举办首秀、首演、首展活动。(责任单位:临沂商城管委会、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17.做强“城文旅”。挖掘东夷文化、魏晋文化、书圣文化等特色资源,打造临沂专属城市IP。加快推进王羲之故里片区改造,提升琅琊古城、“水韵琅琊”、沂州里等城市更新项目,活化利用老街巷、老厂房,丰富“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打造文旅新地标,提高城市辨识度。(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

18.激活“体文旅”。组织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举办临沂马拉松、“城BA”、“城超”、气排球联赛等特色赛事,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引导文旅企业、商户在重要赛事期间出台优惠措施,吸引游客从“参加一场赛”转向“玩遍一座城”。围绕“激活蒙山”,开展登山、骑行等户外运动赛事;围绕“点靓沂河”,策划龙舟、皮划艇、摩托艇等水上运动赛事。(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临沂文旅集团)

19.推动“工文旅”。创新工业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模式,鼓励银凤陶瓷、金胜粮油、利华食品、兰陵美酒等工业企业建设博物馆、创意基地,打造沉浸式体验车间、主题餐饮等,设计开发工业记忆、科创智造、工艺美学等主题的旅游产品;利用工业遗存遗迹开发富有人文气息的艺术空间、生活空间,提升1972创意产业园、1946罗庄公社等项目,打造融合工业旅游和休闲消费的新空间、新地标。(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20.放大“展文旅”。立足RCEP博览会、山东体博会、五金商品交易会、木业产业博览会、绿色蔬菜产业博览会等重大展会活动,场景化、沉浸式打造产品展位,提升展会旅游配套服务,在展会期间发布旅游景区、酒店民宿、特色美食、精品线路等旅游攻略和便民信息,完善展馆至景区、酒店的公共交通路线,将更多“客商”转变为“游客”。(责任单位:市商务局、临沂商城管委会、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体育局)

(六)加快实施“引客入临”

21.抓好宣传推广。以“请到沂蒙过周末”为引领,开展“沂蒙四季”主题宣传。加强区域联动协作,赴重点客源地举办推广活动,策划“跟着演艺游沂蒙”“跟着影视来旅游”等特色宣传,开设临沂文旅线上营销枢纽。培育文旅网络达人,打造网红打卡地(点),制造热点话题,激发网络流量。(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22.突破入境旅游。以临沂机场开通国际航线为契机,推出针对入境游客的周末游、美食游、民俗游、登山游、康养游、文化体验游等产品。加大免签和直航市场产品线路的营销力度,支持各县区、文旅企业举办、参与香港、东南亚等境外营销活动和各类国际性旅游展会。邀请境外旅行商来临沂考察踩线,拓宽旅行社外联渠道。(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铁路民航事业发展中心)

23.提升便利化水平。指导重点文旅场所规范外语标识使用和管理,在机场、车站、星级饭店放置多语种文旅指南,提供旅游咨询、外币兑换等“一站式”服务。提升3A级(含)以上重点旅游景区、星级酒店、民宿等场所境外游客支付便利度。加强外语导游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入境旅游服务人才培训。(责任单位:市外办、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和旅游局、人民银行临沂市分行、临沂金融监管分局、临沂车务段、临沂国际机场有限公司、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4.开发旅游专列产品。围绕好客山东“齐鲁号”旅游列车开通,做好专列与机场、景区有效联动,培育交旅融合新业态。推出景区品质游、红色研学游、温泉康养游、乡村休闲游、文博探秘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将专列沿线景区、住宿、餐饮、购物等消费场景纳入消费支付减免范围。鼓励企业组织外市(地)专列入临旅游。(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铁路民航事业发展中心、临沂车务段、临沂国际机场有限公司)

(七)优化消费环境

25.提升配套服务。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2个以上旅游风景道驿站(游客中心),景区化打造高速公路服务区。实施旅游交通基础设施提质改造工程,根据公路两侧用地性质及县区财力,适当增加旅游公路车道数、增设港湾式停车带。推进酒店电视操作复杂专项治理,提升游客观看体验。推广“亲情沂蒙”旅游服务规范,引导行业全方位、全链条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

26.维护市场秩序。开展A级旅行社评定工作,细化旅游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健全营业性演出、电竞酒店、剧本娱乐等领域线上监管体系。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等违法违规行为。引导文旅企业建立信用承诺制度,发挥旅游投诉先行赔付制度作用,与“12345·临沂首发”建立联动机制,深化“专项深办”,维护游客合法权益。(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

27.优化发展环境。推行文旅企业单位服务质量承诺制度,组织经营主体设立“首席质量官”。推动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上云行动,推进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系统应用。落实“一团一报”制度,执行出入境团队旅游管理政策。完善游戏游艺设备“一机一码”管理系统。聚焦消防、旅游交通、危险性旅游项目、大型活动等领域,持续抓好隐患治理。(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应急管理局)

三、保障机制

28.协同联动机制。深化“商、文、体、旅、展”等多领域一体化改革,整合文旅、商务、体育、住建、城管、市场监管、商城等相关力量,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定期会商解决有关问题,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务局、市体育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市场监管局、临沂商城管委会)

29.宣传引导机制。统筹用好各类媒体资源,构建宣传矩阵。设立旅游宣传推广奖励资金,对生产临沂文旅优质内容的新媒体账号主体实施奖励。出台《2025年旅游团队奖励办法》,设立旅游团队奖励资金,对组织旅游专列、包机等团队(特别是境外游客)来临沂旅游的旅行社给予奖励。(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委网信办、市财政局)

30.支持培育机制。发挥政府引导基金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向文化旅游产业。支持县区成立文旅集团,推进“百企领航”计划,每年培育1家领军型企业、2家骨干型企业、5家成长型企业。加快文旅项目建设,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以上。建立政金企常态化协作机制,优化信贷产品和服务,力争全年提供融资支持4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发改委、市国资委、市委金融办、人民银行临沂市分行、临沂金融监管分局)

31.政策激励机制。对当年度晋升为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5A和4A级景区、五星级和四星级饭店的旅游单位以及新获评省内一定等级的精品酒店、文化主题饭店、乡村酒店、旅游民宿,新引进低空飞行、VR/AR数字体验、空间型虚拟现实体验等新业态项目,按照有关政策给予奖励。鼓励基层工会拓展使用会费为会员购买省内或市内旅游景区年票。鼓励单位和职工将带薪年休假与传统节日、地方特色活动相结合,安排错峰休假。(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财政局、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保障局)

32.督导问效机制。建立重点工作推进台账,明确任务目标、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实行“清单化”管理、“动态化”推进,通过随机抽查、实地督导等方式,及时掌握工作进展,适时进行督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优。(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文字解读:《关于深化融合赋能进一步提振和扩大文旅消费的行动方案的通知》政策解读

媒体解读:2025临沂提振消费 | 临沂:优化文旅市场供给 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


  
已是首条
下一条: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印发《2024年度临沂市旅游团队奖励办法》的通知
关闭窗口

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 市政府网站群技术支持

地址:临沂市北城新区北京路33号 电话:0539-8726736

鲁ICP备2024103407号 网站标识码:3713000052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18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