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超等3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激活实体经济活力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市文化和旅游局以文化设施为载体,以文化活动为抓手,以文化服务为核心,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努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供给。深化“沂蒙四季·活力临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结合元旦、春节、元宵节、清明、五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围绕“乐享沂蒙、舞动沂蒙”等九大板块,今年以来举办“匠心筑梦 多彩沂蒙”临沂市非遗春节晚会、“龙飞琅琊郡·凤舞迎新年”主题灯会、2024临沂市乡村春晚、“春风锣鼓闹元宵”第二十四届民间秧歌会、临沂·全国雕塑作品展览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6万余场次。坚持文化活动周预告模式,强化宣传推广,结合重要时段召开4次新闻发布会,提升文化活动的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
二是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组织全市156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开展自评,组成四个工作小组赴各县区进行实地初评,指导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优化资源配置,组织乡村品牌文化活动,提升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管理和服务水平。以小而美的公共文化空间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年计划新建城市书房20个,年初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选址,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城市书房建设台账,目前已建成2个。
三是推动群众文艺繁荣发展。打造“党群同心润沂蒙”群众性小戏小剧品牌,坚持“群众演给群众看”,市级及各县区均成立小戏小剧创演工作室,组建编剧、排演团队,加强剧本创作和剧目转化。与省级名家工作室签订合作协议,强化人才培养和艺术创作,目前已举办3期小戏小剧创演培训班。
四是推进公共文化场馆延时开放。自5月1日-10月7日,全市40家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全部延时开放至晚7点,其中市图书馆自今年年初开始延时开放至晚8点。在做好延时开放的同时,开展市民夜校、夜游博物馆等夜场服务,更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参考吸收您的建议,创新思路、多措并举,积极组织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切实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获得感、幸福感。
一是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创新推进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开展“临沂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征集评选,培育更多临沂文化新地标。以评估定级为抓手,以评促管、以评促强,持续推进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不断强化其在乡村文化建设和基层治理中的阵地作用。
二是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深化“沂蒙四季·活力临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围绕“乐享沂蒙”等9大版块,以市级广场舞大赛、群众性合唱展演、冬春文化惠民季、全民阅读月等活动为引领,引导群众自办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四季村晚”,全年组织举办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3万场次以上,营造“月月有活动、季季有高潮”格局。持续推进“一村一年一场戏”“送公益电影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从6月22日至8月底在河东区水韵广场举办市第二十四届广场文化艺术节,组织开展一系列文艺汇演、专场演出、文化活动等,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依托全市文化和志愿服务联盟,开展艺术普及、文化讲堂、艺术培训等活动,持续评选全市文化达人、群众文化带头人、示范团队、品牌活动。
以群众夜间文化需求为导向,引导各场馆升级夜间服务内容,针对性的开展市民夜校、夜间讲解等特色服务和活动,提升延时服务质量。加强智慧图书馆和公共文化云建设,提升公共文化场馆新媒体影响力。
感谢您对文化旅游业的关心和支持,请您继续关注临沂文旅业的发展。
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