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852681291/gdj/2019-0000453  发布机构  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
 存放位置   公开日期  2019-06-25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对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497号提案(关于加强沂蒙民俗文化研究的建议)的答复

对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497号提案(关于加强沂蒙民俗文化研究的建议)的答复

2019-06-25   作者: 点击数:  

闫光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沂蒙民俗文化研究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全市文化工作的重视和关心。沂蒙民俗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文化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将非遗保护工作作为增强城市文化发展内在动力、文化强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障服务。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吸纳您的建议,结合现实情况,立足新时代,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对沂蒙民俗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力度。

一、加强民俗文化项目挖掘

依托我市丰富的文化资源,精心进行挖掘和梳理,构建起较为健全的非遗门类体系。一是排查项目线索。以县区文化馆、文化站为依托,对各县区非遗线索进行全面摸底排查,收集各类线索,建档立案,进一步摸清全市民俗的种类、起源、发展、分布和现状。二是建立项目库。组织非遗专家对收集的线索进行分析、整理,对谱系清晰、特色鲜明、有发掘价值的线索,进一步充实资料,纳入项目库管理。

二、加强民俗文化传承保护

一是组织收徒传承。为部分民间音乐、民间工艺、民间舞蹈等项目举办收徒仪式,鼓励传承人收徒传艺,并参加各类项目展演,锻炼提升传承人师徒的技艺水平,提高传承人保护效果。2012年以来,各类非遗项目共收徒300余名。二是实施抢救性记录。对于年龄较大的传承人,重点运用录音、录像等有形方式将传承人创作活动过程予以完整记录。在市级项目曲艺、传统戏曲、传统技艺类中选取年龄较大的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全面记录。针对部分优秀传承人技艺高、文化程度低,传授方式主要是口传心授的特点,组织业内专家和非遗工作者在传承人口述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整理加工,并开展学术研讨活动,挖掘鲜活资料。

三、加强村情民俗展示室建设

在开展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中,充分利用闲置的房屋、已搬迁的学校、空置的办公场所等场地进行村情民俗展示室建设。以历史沿革、红色文化、民俗风情、乡贤名人、特色成就等为重点,运用文字、图片、实物、文物等多种陈展形式,充分展示历史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彰显民俗文化。通过展示室建设,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科学保护和传承,目前我市已建成村情民俗展示室300余个,各展室侧重展示了历史沿革、族姓家谱、仁孝义举、感人故事、风土民情、礼仪风俗、婚丧嫁娶、方言谚语、民谣民歌、戏曲戏剧、民间信仰、游戏娱乐、传统手艺、饮食服饰等民俗文化,这些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内容。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利用这些资源,充分发挥展示室的阵地作用,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

四、加强非遗宣传教育

一是强化媒体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对非遗活动及时进行宣传报道。特别是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期间,精心筹划组织系列宣传报道,普及文化遗产知识,提高群众保护意识。二是打造宣传平台。在市文化中心一楼、市委党校、临沂大学、临沂职业学院等地建立非遗展示室,在各县区文化馆建设非遗展厅,启动乡镇历史纪念室、村情民俗展示室(馆)建设,打造非遗宣传平台。三是推动非遗“走出去”。组织“木旋玩具”“彩印花布”“草柳编”“布帖画”“剪纸”“陶笛(呢哨)”等赴外地和国外进行展览、交流,使其成为宣传临沂深厚文化底蕴的独特“符号”。

再次感谢您对临沂文化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的关心与支持优秀传统文化事业。祝您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

                                                                   2019年6月25日

  
上一条: 对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28号提案 (关于全市开展研学旅行)的答复
下一条:对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69号提案(关于建立“临沂阅读联盟”深入推进全民阅读的建议)的答​复
关闭窗口

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 市政府网站群技术支持

地址:临沂市北城新区北京路33号 电话:0539-8726736

鲁ICP备05026973号 网站标识码:3713000052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18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