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唱响临沂民歌擦亮文化名片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临沂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临沂是历史文化资源大市,沂蒙民歌丰富多彩,多年来,市文化和旅游局立足部门职能,通过开展艺术创作、参加艺术展演等形式,不断推动沂蒙民歌传承发展。
一是将沂蒙民歌元素融入舞台艺术创作。近年来,沂蒙题材的舞台艺术作品创作持续繁荣发展,既有我市创作推出的现代柳琴戏《福大妮和山杠子》、第十九届群星奖获奖作品吹打乐《沂蒙那段情》等优秀作品,也有中央芭蕾舞团的原创芭蕾舞剧《沂蒙》、山东歌舞剧院的民族歌剧《沂蒙山》等精品佳作。在以上作品的音乐创作中,都广泛融入了沂蒙民歌元素和旋律,如民族歌剧《沂蒙山》中就吸纳了《沂蒙山小调》《我的家乡沂蒙山》《谁不说俺家乡好》等民歌元素,特别是《沂蒙山小调》贯穿全剧并变格使用。沂蒙民歌的融入赋予了作品更浓郁的地方风情特色,并以优秀作品为载体持续传播沂蒙民歌元素,民族歌剧《沂蒙山》自2018年推出以来,已在全国演出280余场,观众达38余万人次,网络观看超过了7000多万人次,对宣传沂蒙民歌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
二是开展沂蒙民歌主题展览。临沂市博物馆开设了常设展览“沂蒙红色文化展”,通过红色文化源远流长、革命根据地创建概要、红色文化的发展与繁荣、革命遗址和纪念地、红色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等六个主题单元,系统展示沂蒙红色文化形成、发展历程以及对革命事业的巨大推动作用,并在“永远的歌声”红色歌曲放映厅中收录播放《沂蒙山小调》《抗日小唱》《沂蒙颂》《谁不说俺家乡好》《跟着共产党走》等经典沂蒙歌曲。结合重大时间节点,我局还策划举办有关歌曲专题展览,如2019年举办了“壮丽70年·经典咏流传——沂蒙红色经典歌曲展”,利用VR全景技术,进一步扩大沂蒙红色歌曲的传播。据了解,临沂市工人文化宫还设立有沂蒙民歌博物馆,更加全景地展示了沂蒙民歌的发展脉络和艺术魅力。
三是举办“沂蒙山小调音乐节”活动。作为《沂蒙山小调》诞生地,费县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已连续八年成功举办沂蒙山小调音乐节。今年的音乐节以“红色传承·青春启航·奇妙夜游”为主题,由第三代传唱人宋守莲演唱《沂蒙山小调》开场,尔后由知名乐队和校园歌手分“沂蒙星河”“沐光而行”“青春启航”三个篇章轮番唱响经典红色歌曲、民谣和青春励志歌曲,通过与省市多所高校联手,既将本届音乐节打造成为经典与新潮的对话、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也是大学生青年群体的一堂“行走中的思政课”,让《沂蒙山小调》这一红色经典更具鲜活感染力,更好地将沂蒙精神、沂蒙历史传唱下去。同时在费县白石屋村还设立了沂蒙山小调纪念馆,通过20余间馆舍展板、图片和音频等资料,持续地向广大外地游客宣推传播《沂蒙山小调》。
四是推动优秀沂蒙民歌传播交流。一方面,积极推荐沂蒙民歌参加全国展演活动,如《沂蒙山小调》先后亮相于文化和旅游部等主办的2021中国原生民歌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主办的2024“东方序曲红歌嘹亮——中国民歌展演”等活动,鲁南五大调也先后受邀参加了2023中国原生民歌节、2024中国原生民歌节,并以《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的传统音乐传承与发展研究——以鲁南五大调为例》入选了2023中国原生民歌节民歌专题研讨会。另一方面,积极策划民歌主题演出,如承办2021年“追寻红色足迹·重温革命经典”——“大家演”六省十市群众艺术展演走进临沂启动仪式,作为开场《谁不说俺家乡好》用动情的旋律推介临沂大美风光和独特人文;2018年联合策划了大型民族音乐会《再唱沂蒙山》,由山东爱乐民族乐团、临沂大学“敦煌”民族管弦乐团等300余人协作演奏了《红旗颂》《沂蒙山歌》《谁不说俺家乡好》等多首民歌曲目;2020年策划举办了“淮河情·中国梦”淮河生态经济带民歌汇演,荟萃《沂蒙山小调》《烙馍情》《五只小船》《清蓝蓝的河》《慢赶牛·郎在高山唱山歌》《嫘祖姑娘》《花鞋变成泥疙瘩》《绣荷包》等15首沿淮优秀民歌,在促进民歌艺术互鉴的同时,也积极推动了沂蒙民歌的传播交流。
今年,为弘扬我市民族音乐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局又联合有关部门共同指导成立了临沂市民族乐团,填补了市一级没有专业民族乐团的空白,成为演奏沂蒙地域特色音乐作品的主力队伍,助力推动我市民乐事业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的《关于唱响临沂民歌擦亮文化名片的建议》提案,立足部门职能,坚持守正创新,加大举措力度,努力推动沂蒙民歌传播传承、繁荣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注临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祝您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