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文广新局紧紧围绕建设古今文化相辉映、文化事业产业相协调的文化名市,深入挖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围绕确定的“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市政府工作报告》承担任务完成情况
(一)扶持发展影视制作、动漫设计等创意企业。(第21项)为促进我市动漫产业发展,规范动漫行业管理,维护行业与动漫产业单位的合法权益和共同利益,经山东省民政厅批准,筹备成立山东省动漫协会。认真做好我市动漫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以及动漫企业认证工作。组织动漫企业申报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动漫奖。推荐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申报国家重点文化项目库。协助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为“中国原创动漫游戏海外推广平台”采集我市动漫、游戏企业数据材料。
(二)争创国家版权示范市。(第21项)研究制定了《临沂市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责任分工体系》。认真做好作品著作权登记的服务管理工作,开通了版权登记网上注册端口。鸿儒集团成功创建我市首个国家级版权示范园区(基地)。组织参加第五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等莅临山东展区临沂展位进行了参观指导,对临沂近几年的版权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如何做好版权工作提出了要求。开展了“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周、版权知识宣传月等活动。
(三)加快国有文化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实施小微文化企业孵化培养计划,发展文化中介机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对外出版、网络出版。(第38项)开展了文化企业基本情况调查,我市规模以上企业(500万)189家,小微企业4056家。制定了《临沂市推进书画市场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上海文交所、保利拍卖有限公司落户临沂设立分支机构、举办专场拍卖会,吸引省内潍坊、莒县等地无底价拍卖机构来我市设点,提升临沂书画艺术品二级市场。邀请青州书画城、画廊联合会30多家画廊业主来我市考察书画交易市场,洽谈来临沂投资办画廊,带动书画一级市场发展。
(四)健全文艺创作激励机制,打造一批体现沂蒙特色的文化品牌。(第39项)将现代柳琴戏《沂蒙情》列入全市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内容,全市12000名党员干部观看了演出,并先后赴济南、菏泽交流演出。新创作现代柳琴戏《又是一年桃花开》,在全市各县区巡演40余场。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圆满完成第六季演出工作。组织舞蹈作品《血乳交融》和歌曲《沂蒙山小调》参加2014年山东省“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边疆行——“大舞台--群众艺术巡演”活动。现代柳琴小戏《情满桃花湾》成功入选“老百姓最喜爱的戏”---全省优秀小型新创作剧目。6件作品入围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新创作品初选名单。
(五)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第39项)创新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机制,继续深化公益性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制定岗位说明书,签订或续签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书,进行部分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竞聘上岗,确定市博物馆、临沂艺术学校为试点,制定个性指标考核细则,开展单位绩效考核工作。
(六)扶持重点文化企业,加快文化资源和产品开发。(第39项)九朝汇宝集团、食乐淘电商基地项目正式签约落地临沂。推动了上海文交所、朵云轩、保利拍卖有限公司等书画艺术品二级市场落户临沂设立分支机构、举办专场拍卖会等。实施龙头带动,再造印刷产业新优势,大力扶持山东鸿儒文化集团、新华印刷物流等行业龙头,带动我市印刷物流产业健康发展。先后组织文化企业参展第十六届(大阪)中国山东出口商品展览会、孔子家乡山东文化贸易展(美国)。推荐机客网络公司、临沂日报、蒙山沂水演艺公司等参加行业、产业高端人才培训。
(七)发挥沂蒙革命纪念馆的作用,大力弘扬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争创全省“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市。(第40项)争创“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市工作,由市委宣传部负责,沂蒙革命纪念馆也不属于我局管理,我局积极在群众文化活动方面予以配合,市文明办将上报相关情况,建议市文广新局此项不再作为第一责任单位单独上报。为进一步弘扬沂蒙精神,市文广新局筹建了沂蒙红色文化展馆。占地1200平方米,由序厅,红色文化、光辉历程等八个部分组成,共展出320余幅图片,200余件(套)实物,23000余字大纲介绍。系统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对沂蒙红色文化工作的领导和《大众日报》、《山东文化》、《山东教育》等在沂蒙革命根据地创刊,新华社山东分社、山东省新华书店、《跟着共产党走》、《沂蒙山小调》等在沂蒙革命根据地诞生等一大批重大文化活动和文化事件。开馆以来接待全国各地党员干部和群众21000余人。
(八)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建立城乡互动的文明创建长效机制,确保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第103项)关于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工作。今年以来,承办了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2014年工作会议和第八届“全民阅读论坛”。开展“2014百场免费公益培训”活动,开办了舞蹈等8个专业20个免费培训班,学员达2200余人,举办全市广场健身舞培训班、戏曲培训班、音乐培训班等共计20余期,直接培训学员2100人次,通过层层举办培训班,累计培训学员达20万人次。按照农村公益电影“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要求,累计放映农村公益电影68680场次,观众达1200万人次。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期间,举办了“清明节的铭记——在缅怀先烈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专题演出、“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专场文艺演出”、“我们的节日——七夕节文化演出”、“舞月金秋”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专场演出等。大型现代柳琴戏《又是一年桃花开》“回报家乡”演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孔子汉画像石拓片展、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等现场观众达2万余人次。连续举办第二届全市广场舞大赛、首届全市中老年歌手大赛、全市少儿舞蹈大赛颁奖晚会、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小戏专场、戏迷票友专场、少儿艺术专场、“沂蒙金秋”戏曲演唱会等20余场专场演出。三是举办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了“中国梦.田园情”——沂蒙乡韵农民书画展、“祖国颂.沂蒙情”国庆专场文艺演出等16项主题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二、201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开创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新模式。一是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提升。市图书馆、市群众艺术馆创建了国家一级馆,市博物馆创建国家二级馆。今年以来,沂蒙精神纪念馆、书法广场书圣阁、临沂大剧院先后开放启用,临沂美术馆正在规划设计选址中。全市县区图书馆、文化馆全部达到二级馆以上,有6个县区建有博物馆。全市乡镇(街道)全部建有文化站,3990个村、社区基本建成农村文化大院。二是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已连续举办了十四届广场艺术节、十四届民间秧歌会,今年,广场艺术节举办各类展演、汇演、比赛等340余场,参与演出群众达6万人。全市组织公益性文艺演出、送戏下乡演出等3250余场。推进落实“一村一年一场戏”工程,先后开展了宣传演出进企业、进敬老院等“六进活动”。三是文化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市县图书馆实现了网上通借通还,启动了“文化网络超市”平台建设,完成了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和评价平台建设。将《沂蒙情》纳入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内容,全市13600余名党员干部及企业负责人观看了演出。
(二)文艺精品创作浓墨重彩。一是舞台艺术精品不断涌现。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已连续演出6年,累计演出510余场,先后荣获中国第七届“荷花奖组委会特别奖”和山东省首届文化创新奖。大型现代柳琴戏《沂蒙情》累计演出230余场,先后获文华奖优秀剧目奖、山东省第十届“文艺精品工程”奖、第七届“泰山文艺奖”。十艺节后,新创作的大型现代柳琴戏《又是一年桃花开》在全市巡演40余场,先后获第十一届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第九届临沂市“文艺精品工程”特别奖。结合新常态下反腐倡廉工作新创作的大型现代柳琴戏《又是重阳》上个月刚刚成功首演,目前正在巡演中。二是美术创作突出主旋律。以“画沂蒙”为主题,开展了美术创作促进月、“百名画家画沂蒙”、“沂蒙画风”、“红色沂蒙·美丽家园”、“沂蒙画派”论坛等活动;以“展沂蒙”为主题,先后举办了“万紫千红颂沂蒙——赵文成花鸟画展”、“春到沂蒙——尹小叶中国画作品展”、“红色沂蒙——高继兴画展”等个展、联展60余场次,省级以上美术展览80余次。
(三)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一是以文化骨干企业带动文化产业发展。以鸿儒集团、新华印刷物流集团等重点文化企业为龙头,加大骨干企业培植,带动全市2700余家印刷物流企业规范发展。到2013年,临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57%,成为全市的支柱性产业。二是以文化产业招商引导文化市场发展壮大。去年以来,由市文广新局招商引进的山东九朝汇宝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投资50亿元的书圣阁项目、星河互联网控股集团投资70亿元的“食乐淘电商基地”等项目已签约落地临沂,推动了上海文交所、朵云轩、保利拍卖有限公司等书画艺术品二级市场落户临沂设立分支机构、举办专场拍卖会等,带动了临沂书画艺术品市场、新兴电子商务市场的规范发展。三是以沂蒙文化品牌建设推动影视产业发展。依托沂南、河东影视基地等一批生态资源优势强的文化产业项目,形成影视拍摄的聚集效应。今年,先后有《红高粱》、《书圣王羲之》等60余部影视剧在我市拍摄。电影《沂蒙六姐妹》、电视连续剧《沂蒙》等红色精品,“沂蒙山”、“六姐妹”、“红嫂”等凝聚红色文化内涵、见证革命建设实践的形象标识,已经发展成为红色文化产业的知名品牌。
(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再上新水平。一是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在全省率先由市政府出台了《临沂市文物保护利用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确定了“一红一片一环两带七区”的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由省、市编办批准,成立了副县级临沂市文物局,配齐了人员,健全了临沂市文物保护委员会。二是文化遗产基础性保护工作顺利推进。先后完成了洗砚池晋墓保护规划论证、纪王崮春秋墓葬的勘探发掘,两个项目先后被列入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一普”工作顺利推进,国有单位反馈收藏文物总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初步统计可移动文物收藏量为99447件/套。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历时2年,共普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1万余条,项目3600余项。三是研究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儒学文化:今年以来,尼山书院已建成开放,编纂了“仁、义、礼、智、信”等14本儒学文化宣传资料,启动了临沂姓氏文化展筹备工作。兵学文化:加快推进兵学城建设,成立了临沂孙子兵法研究会,先后举办了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40周年纪念大会和两届银雀山兵学论坛。书法文化:积极推进王羲之历史文化城规划设计,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等在王羲之故居设立创研、教育基地。先后举办了洗砚池雅集笔会、王羲之故居馆藏精品书画展、王羲之故居名家书画作品邀请展、《砚池怀古》书籍发行等活动。红色文化:以 “三个一”为抓手,深入开展沂蒙红色文化的挖掘宣传工作。积极申请《沂蒙红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研究》课题立项、出版《沂蒙红色文化研究与发展》系列书籍。筹建了占地1200平方米的沂蒙红色文化展馆,开馆以来接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济南等省内外观众21600余人次,郭树清省长等领导作出批示给予肯定。
(五)文化调研取得丰硕成果。《关于柳琴戏保护中心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从而解决了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问题,提高了演职人员的积极性。围绕美术馆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形成了《关于建设市美术馆的建议》,推动了市美术馆建设的选址与规划设计工作。《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推动了非遗传承经费的增加落实。针对我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先后形成了《关于我市基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分析与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关于加快推进我市书画展市场规范发展的调研分析与建议》、《对当前我市文艺演出团体相关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在市区老城区改造时规划建设临沂王羲之历史文化城的建议》等一系列调研报告,调研建议引起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进入市政府决策,从经费、政策、规划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