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宣传实施,以提高群众文化满意度为抓手,让基层老百姓“听上戏、看好影、听到声,有乐的地方、有乐的事”。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五个一”农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建成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020个、文化小广场5260个(含自然村),分别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75.7%、93.7%,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60%、80%的任务目标。“一村一年一场戏”送戏下乡5200余场,平均每村1.32场;“一村一月一场电影”放映电影5.37万余场,平均每村1.12场,大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成立了临沂市广场舞协会,全市广场舞队伍发展到7300余支,结合宣传移风易俗、宣传十九大精神创编的《沂蒙民风》、《欢庆十九大》等广场舞在全市推广普及,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市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四馆免费开放服务人数、质量位居全省前列。
二、主题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新创排大型话剧《赵志全》,被市委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学习内容,市直科级以上干部分批进行了观看,并在县区进行巡演。以建军90周年重要时间节点,创作推出了跨界融合舞台剧《巍巍大青山》。积极推动精品艺术剧目走出去,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大型柳琴戏《沂蒙情》先后到安徽、河南、江苏、济南、青岛及山东艺术学院等巡回演出16场,宣传了沂蒙精神。舞台艺术剧目获国家、省级大奖,柳琴戏《山里人家》等2个项目入选今年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申报、立项数量均位居全省前列。大型跨界融合舞台剧《沂蒙组歌》等3部作品,分别获省政府“泰山文艺奖”。在首届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评选的最受欢迎的10部艺术精品中,《沂蒙组歌》、《赵志全》分别以第1名、第2名的成功当选。围绕服务临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配合有关部门的重大活动,组织创排演出了“劳动者之歌”、“6.26禁毒日——无毒无悔”、“沂蒙机关党旗红”、“谁不说俺家乡好——商博会演出”等大型综艺演出,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举办专场文艺晚会,全市遴选优秀创作剧目并汇编成册,发放各县区剧团作为演出材料。
三、文化精准扶贫扎实推进。按照调研先行,组织市局16名副处级干部分5个组包县区进行调研,分型、分类实地走访36个乡镇、104个村、391户,形成了《文化助力扶贫村提升调研报告》。制定实施了“三覆盖五落实”文化精准扶贫工作方案。争取上级投入7300万元,解决贫困村群众缺少活动场所的问题,并配送了便携式音响、配齐锣鼓家什。争取资金430万元,对3个还没有开通地面数字发射信号的县区广播电视台设施进行改造。争取资金120万元,为部分贫困群众配送电视机、听戏机及地面卫星电视、数字电视接收设备,优惠或减免有线数字电视费。为贫困村培训广场舞“舞翎”550余名,带动贫困村广场舞发展。先后召开了全市非遗电商助力脱贫现场会,在费县召开了全市手工艺、非遗项目助力脱贫现场会,在蒙阴县召开了全市非遗电商助力脱贫现场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文化精准扶贫。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扶贫作用,续聘了20名手工艺制作扶贫导师、34位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10月份我市“精准扶贫3+7行动”创新模式以全省第1名的成绩荣获山东省政府“第三届文化创新奖”。
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实施文化消费引领工程,助力新旧动能转换重,全面启动首届临沂文化消费季。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发挥文化消费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工程的调研报告》。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培育文化消费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实施意见》,启动了首届临沂文化惠民消费季,策划六大主题板块,制定了文化惠民活动“双百”工作法。全市使用省文化消费券644.04万元,占全省的18%,位居全省第二位。直接带动文化消费7139.74万元,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14011场次,参与群众676.24万人,实现市县两级消费总额31.27亿元。市文广新局在全省文化惠民消费季组委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省组委会先后两次到临沂总结推广创新做法。以“三引一促”为抓手,实施大项目带动引领工程,截至目前,共落实到位资金3.4亿元,引进各类人才62人,超额完成“三引一促”任务目标。为盘活原祊河影视城烂尾工程,引进了深圳六星集团拟投资建设的“六星幸福小镇”项目;为推动绿色环保印刷业,打造印刷物流高地,引进天舟集团拟合作建设的“绿色环保印刷物流园”项目,现已签约;立足商城,推动电商发展,引进星河互联集团拟投资建设的“食乐淘”项目,目前项目已完成前期环评、拆迁等工作,其他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
五、文化遗产保护实现新突破。挖掘王羲之故里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美术馆为载体,探索建立“二馆二院”的平台模式,齐鲁论艺——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当代五人书法展、“当代五人书法展”、全军美术展等70多场展览论坛,为市民搭建了高端艺术品的鉴赏平台。全省青少年博物馆教育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田野考古工作获全省第一名,获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单位。邀请全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先后组织召开了“临沂城古城史”、“河东凤凰岭遗址”、“东夷文化发源”等研讨会。非遗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友谊桥梁”被评为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首届中国(临沂)非遗博览会、第三届非遗进校园博览会成功举办。
六、广播电视新闻出版规范运行。坚持安全播出零报告制度,全力做好重要保障期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期间,实行班子成员带班、24小时值班、每天“零事故”双报制度。邀请省局专业技术人员来临沂进行安全播出专项技术培训。与市、县电视台、网络公司签订了责任书,召开了全市广电网络系统“坚守保畅通、担当写忠诚”誓师动员大会。开展了广电网络安全播出排查、问题整改专项行动,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广播电视监管。依法申请设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持证机构8家,取消无业绩机构2家,全市影视制作机构达29家,注册资金5.17亿元,同比增长80.22%,居全省第三位。电视纪录片《红色廉政耀沂蒙》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为2017年度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建设专项资金扶持项目。依法做好记者证申领、审核、发放环节管理,对全市533名新闻记者进行了年审。做好版权服务工作,共收集原创作品1856件,完成登记1387件。对全市行政村,特别是省定贫困村的农家书屋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提出对策建议。
七、围绕强根铸魂,发挥党建统领作用。探索实施“固本聚魂、强基聚力、正风聚气、惠民聚心”“四聚”工作法,建立“5+x”主题党日活动机制,实施“六化六增强”举措,建设过硬支部。制定“三全两实一强化”工作办法,加强与派驻工作联动。组织开展了“以文化人、清风塑廉”系列活动。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党员干部敢于叫响“向我看齐”、“富民兴临我有责、我为发展解难题”、“强底气、树正气、提士气”等主题实践活动,举办“让青春绽放精彩”岗位技能展示、“寻闪光足迹、讲奉献故事”宣讲比赛、“共庆十九大、党在我心中”美文诗歌朗诵会等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