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585729837/gdj/2024-0000124  发布机构  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
 存放位置   公开日期  2024-08-20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对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97号提案《关于做大做强“临沂手造”产业的建议》的答复

对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97号提案《关于做大做强“临沂手造”产业的建议》的答复

2024-08-20   作者: 点击数:  

滕学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做大做强“临沂手造”产业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支持和关心。近年来,我市实施了“山东手造﹒产自临沂”工程,通过完善非遗名录、提升生产性保护水平、加大营销宣传力度等渠道,有效促进了文旅融合发展,创造出更大经济价值、社会价值。

一、深挖资源,夯实手造产业基础

对全市手造资源进行拉网式摸底,梳理出具备传承条件、产业规模、发展前景的手造项目307项、重点企业169家、示范园区18个。积极完善非遗名录体系,全市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6项、省级65项、市级501项;国家级传承人2人、省级45人、市级267人。我市费县手绣传承人卞成飞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劳动模范;柳琴戏刘莉莉等5人被评为省级模范传承人;郯城县成功创建郯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二、多措并举,推动手造产业发展

一是强化扶持引导。评选出“山东手造·产自临沂”优选100、手造示范园区10个、重点企业60家,命名手造技艺传承人60名。依托手绣、二胡、木梳、剪纸等传统工艺项目打造特色乡村33个。建设非遗工坊265处,打造手造特色乡村33个,其中费县手绣工坊入选“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琅琊剪纸等4个工坊入选省级非遗工坊,《郯城县“非遗+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获第六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选送传承人到山艺、山工艺等高校学习,使传承人群和从业者增长了学识、拓宽了眼界、提高了技艺。举办技能大赛,激发手造创意设计活力,丰富手造产品种类。

二是拓宽营销渠道。开拓电商营销渠道,举办非遗购物节,引导手造企业积极加入淘宝、京东、抖音、临沂文旅云等线上平台,开展手造产品线上销售活动。研发琅琊数藏交易平台,联合新华网推出“孙子兵法”系列数字藏品,邀请网红走进手造产品制作现场,以沉浸式体验展现沂蒙传统工艺魅力,开展沂蒙特色手造产品网络推介。举办沂蒙文化大集、龙园非遗大集、“黄河大集 沂蒙山会”、文化创意市集等活动,为手造企业提供展销平台,提振文旅消费。上半年剪纸、中国结、二胡、柳编、草编等非遗类产品销售额达36.5亿,带动农民增收7.3亿元。

三是推动融合发展。开展手造产品进高速公路服务区、进景区、进商超、进酒店、进非遗工坊。推进“手造+旅游”融合发展,打造“礼遇·临沂”文创品牌,先后开发竹简、胡人骑狮、千年银杏树、画像石等30多个系列、500多种特色文创产品,在雪山彩虹谷、天蒙景区等设立了28处展销专区,给游客提供集文化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手造产品,游客在购买手造产品的同时也可体验产品制作,提升旅游体验。暑期期间,市博物馆文创产品销售额直线上升,其中冰箱贴销售额同期增长200%以上。

三、精心谋划,加大手造宣传力度

一是加强媒体宣传。通过政府网站、电视台、报纸报刊、微信、微博、短信等各类平台,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二是举办各类活动。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及每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等时间节点,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扩大非遗影响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非遗的浓厚氛围。三是加强对外交流。积极组织相关企业、传承人参加成都国际非遗节、中国非遗博览会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交流学习。推动临沂优秀非遗项目走出去,组织费县手绣、琅琊剪纸、木旋玩具等非遗项目赴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展览交流,取得良好反响。

当然,我们的工作还有不足之处。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吸纳您的建议,立足新时代,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与传承,让非遗火起来、传下去,为推动非遗特色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弘扬优秀统文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8月20日

  
上一条:对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337号提案《关于突出名人故里优势 打造书法研学展产高地的建议》的答复
下一条:对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32号提案《关于发挥传统文化优势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关闭窗口

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 市政府网站群技术支持

地址:临沂市北城新区北京路33号 电话:0539-8726736

鲁ICP备2024103407号 网站标识码:3713000052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18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