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585729837/gdj/2023-0000134  发布机构  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
 存放位置   公开日期  2023-04-15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对市二十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第20230265号《关于建立临沂市非遗博物馆的建议》的答复

对市二十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第20230265号《关于建立临沂市非遗博物馆的建议》的答复

2023-04-15   作者: 点击数:  

苗苗代表:

您在市二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建立临沂市非遗博物馆的建议》提案(第20230265号)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全市非遗保护工作的支持和关心。近年来,市文化和旅游局始终坚持把做好非遗传承保护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国家、省文旅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市非遗保护各项工作成效显著。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完善机制,强化措施,落实责任

完善工作机制,优化非遗保护工作环境。在推进非遗保护工作的过程中,我市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优化了保护环境,助推了非遗传承与保护。一是领导机制。全市各级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在市县文化馆设立了保护办公室,加强工作领导。二是投入机制。设立了非遗保护专项资金,不断加大非遗保护投入力度。三是制度机制。市文旅局制定出台了《临沂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认定与管理办法》、《临沂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市级项目和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同时每年评选模范和优秀传承人,提高传承人保护和传承非遗项目的积极性。

二、摸清家底,建立场馆,集中展示

为弘扬我市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展示我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市现有两处非遗展厅,常年对外开放。在文化中心一楼大厅的临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汇集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几十余个门类的民间手工艺作品500余件。在临沂市文化馆二楼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厅,通过大量的图片、文字、实物等形式将不同风格的万余件艺术精品,以及我市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和抢救保护的重要成果展现在广大市民面前。在临沂职业学院、市委党校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让更多的人近距离感受民族艺术瑰宝的无穷魅力,增加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识,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宣传展示。同时编辑出版了《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陈列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室的建立,确保了非遗资料与实物的完整保存。

三、培养人才,稳定队伍,提高素质

传承人是非遗项目“活的载体”,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存亡。我市非遗传承人保护坚持“具体项目具体分析”、“一人一法”的保护方式,保护措施更加多样化,针对性更强。一是实施抢救性记录。对于年龄较大的传承人保护,运用录音、录像等有形的方式将传承人进行创作活动的过程完整地记录下来。这些创作活动中留存着传承人大量的文化记忆,凝结着他们毕生的经验积累,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二是进行科学整理。部分优秀传承人的技艺虽然高超,但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开展传授活动的方式主要是口传心授。许多精湛的技艺,即使能够了解创作过程,但未必能领悟其精髓。为此,在保护非遗传承人工作中,组织业内专家和非遗工作者在传承人口述的基础上,帮助总结和整理加工,并且开展学术研讨活动,从而挖掘出许多前所未有的鲜活资料。三是组织收徒传承。组织举办收徒仪式,鼓励传承人收徒传艺,组织传承人师徒参加各类非遗项目的展览展示,扩大传承项目影响力,提高传承人知名度,提升传承人徒弟的技艺水平。部分非遗传承人在职业学院、科技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设有工作室,不定期给大学生们传授传统技艺,使其增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意识,提升了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修养。

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工作者神圣的使命,我市将按照国家、省、市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要求和安排部署,健全机制,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整体推进,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宣传、保护与传承工作,确保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弘扬。

恳请您多提宝贵意见,并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非遗保护工作,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弘扬我市优秀传统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条:对市二十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第20230268号《关于传承民艺之美、发展“指尖经济”的建议》的答复
下一条:对市二十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第20230207号《关于加快推进非遗项目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的答复
关闭窗口

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 市政府网站群技术支持

地址:临沂市北城新区北京路33号 电话:0539-8726736

鲁ICP备05026973号 网站标识码:3713000052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18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