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民进临沂市委: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沂蒙多元文化助力文旅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旅融合工作,将文化旅游业列入全市“十优”产业进行培育,临沂市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城市”“中国红色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等,2024年4月,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临沂开幕,临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启了新征程。近年来,临沂文旅以“红绿蓝古今”发展思路为引领,持之以恒抓项目、育业态、延链条、优环境,全力构建特色鲜明、业态多元、品质高端的文旅产品供给体系,打造具有临沂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文旅产业,不断扩大“红色沂蒙·时尚临沂”品牌影响力,目前,临沂共有A级旅游景区143家,其中5A级2家、4A级27家;旅行社102家,其中全国百强社1家;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9个;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18处,其中国保单位3处。
文旅融合方面我们围绕“红绿蓝古今”工作重点,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优化研学旅游红线。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红色教育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颁布实施全省第一部促进红色旅游发展的政府规章《临沂市红色旅游促进办法》,深化5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推进红色旅游与农业休闲、舞台演艺、非遗手造、康养度假等业态融合发展。二是壮大生态旅游绿线。以发展乡村旅游为重点,重塑蒙山龙头形象,稳步推进“激活蒙山”,培育“沂蒙乡愁”精品民宿,提升全域旅游品质。三是启动水上旅游蓝线。依托“八水绕城”的碧水蓝天资源和千年涌流的矿产温泉资源,开发“夜游沂河”项目,打造“水韵琅琊”产品。四是创新文化旅游古线。琅琊古城二期项目投入运营,市博物馆开展“带着家乡历史上大学”公益实践活动,包含20余场文博讲堂以及唱家乡歌、听家乡戏、形体礼仪、实地参观、志愿讲解以及非遗体验等体验项目,“文化零距离 流动博物馆”“博物馆·故事汇”多维融合型教育项目等吸引众多又游客到博物馆打卡游历。五是做热旅游消费今线。聚力打造演艺之城,“国秀·琅琊”“琅琊风云”“霓彩盛唐·彩虹之恋”“临沂往事”等景区演艺项目成为旅游市场新亮点,“夜画琅琊”行进式游船演艺、“新琅琊”不夜街区等投入运营,城市夜游灯光璀璨。
全市文旅系统不断凝心聚力,推进全市文旅融合发展、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绩,诚如您在提案中提到,我市文旅融合过程中还存在全国范围内深入人心的文旅名品不多,还需要我们在工作中重点关注、重点研究,结合您的意见和建议,下步我们将接续奋斗,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做好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挖掘各类文化资源,精心策划打造精品文旅小镇、文化主题旅游休闲街区、文化主题酒店、红色经典旅游演艺剧目等具有吸引力、影响力的重点项目,推动文化旅游规模化、集群化、精品化发展,讲好临沂故事。
二是做优做强文旅项目,推动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研学旅游、科普旅游、康养旅游、乡村旅游等融合发展,创新文化旅游产品,抓好天宇博物馆新馆群、环蒙山旅游民宿集聚区、新琅琊不夜街区等项目建设,促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提升服务水平。今年将继续围绕打造高品质、友好型旅游景区,重点推动景区焕新,力争年底前实现业态产品焕新、环境设施焕新、管理服务焕新,优化游客体验。不断优化市场环境,开展联合执法,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联合各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发出文明经营、公平竞争倡议书,号召全市商家热情待客、规范经营,公平竞争,净化旅游市场环境,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四是强化推广宣传。持续举办“沿着沂河发现美”“登临蒙山悦美好”“请到沂蒙看金秋”“冬享沂蒙过大年”等品牌宣推活动,推出“留得住、记得下、可创新、能落地、能推广”的活动,吸引大众关注,促进“引客入临”。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关注,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9月20日